为难民发声 “自由的面孔”南澳开展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2014年07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方君华澳洲阿德雷德编译报导)近日,国际特赦组织澳洲分会(Amnesty International Australia)属下的青年艺术团体ARTillery SA在阿德雷德Greenacres图书馆里主办了一场名为“自由的面孔”(Faces of Freedom)的难民故事展。

据澳广新闻的报导,该展览详细地讲述7位难民的逃难经历,时间跨度从1950年至2010年。主人翁们被迫逃离家园的故事时代背景各异,他们的亲身经历反映了澳洲难民政策随着年代的变迁,同时也折射出在不同时期人们各自怀有的在这片大陆上寻求避难的澳洲梦。

伊朗人卡赛姆(Qasem)的故事,是数不尽的流澳难民心酸故事中的一个。本次展会的策展人加辛斯卡(Marta Jasinska)在听完卡赛姆讲述后,动容地表示,卡赛姆的经历让她为之心碎,“人在面对这样的悲剧境遇时是多么绝望无助,我整个人都感觉筋疲力竭、不知所措。”

卡赛姆的故事

2010年的伊朗大选期间,候选人所承诺的要让在伊的库尔德人的境遇获得改善,这曾使卡赛姆的内心燃起希望。然而竞选过后,库尔德人第二公民的地位并未得到任何改变,卡赛姆对此失望不已。

他参加了和平游行表达诉求,但游行很快遭到政府镇压,很多民众因此被捕。其中包括卡赛姆的朋友,他们有些遭拷打,酷刑折磨,被逼供出其他参与游行民众的信息;还有些遭到强奸、甚至毒打至死,目的是要镇压有可能愈演愈烈的反政府示威活动。

为了躲避被捕入狱的命运,卡赛姆和家人一起飞离伊朗来到印尼,希望最终可以在澳洲寻求到政治避难。在蛇头的偷渡船上苦熬了3天后,卡赛姆抵达了圣诞岛,并在那里度过了接下来的14个月。“我们在那里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他说,“在接受长达了17小时的3次讯问后,才获得允许申请避难资格。”

随后卡赛姆被转去西澳的Curtin拘留中心,在那里等了2个月后终于拿到了保护签证。虽然这对卡赛姆而言是莫大的安慰,但绝不意味着从此之后的路途一帆风顺。

拿到澳洲签证的卡赛姆被安置到了墨尔本。他说:“在难民拘留中心的日子不好熬,在难民船上可谓度日如年,而作为一个难民在澳洲生活,那真是另有一番滋味。”

卡赛姆曾在商场遭遇过一名种族主义女子破口大骂,管他叫恐怖份子,说他从澳洲人手里抢饭碗。这件事让他心烦意乱,情绪一度抑郁。

所幸,之后卡赛姆在到阿德雷德拜访一位朋友时,遇到一家好心的原住民,那家的孩子叫他叔叔,“是这些孩子把我从消沉中救了出来”。卡赛姆此后便将阿德雷德称为在澳洲的家。那家的男主人还帮他找到了一份工作。

这份非全职的零工让他有喜有忧,卡赛姆目前正在为如何找到更多工作来养活自己而犯愁。

加辛斯卡相信:“卡赛姆是个极聪明的人,他肯定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该展览将展出至8月10日。

(责任编辑:陈紫雨)

相关新闻
南澳举办多元文化节 庆Berri建镇百年
南澳10人获颁2014年澳洲“见义勇为奖”
2014南澳难民周:海报设计大赛“重塑希望”
前越南难民黎文孝9月将出任南澳总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