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国房地产过剩成大患 破坏经济

人气 6

【大纪元2014年08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和贷款人有一句口头禅:“如果你修房子,买家就会来。”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说,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供应过剩问题有望破坏经济高达一个百分点。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有多重要?《福布斯》8月3日报导说,在2000年,房地产占据中国GDP的大约5%。根据IMF的计算,到2012年,它窜升三倍达到15%。

房地产市场似乎在经历一个调整。IMF预测,如果投资和建设放缓10%,中国经济增长将从7.5%下降到6.5%。

IMF周五在报告中说,供应过剩在中国东北工业城市和北方海滨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中国房市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一个重大的井喷式增长。中国富人购买第二套房作为投资。地方政府拨款给地方建筑商修建房屋以创造就业。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趋势还没有开得足够快速让新建高楼住满。

未售房地产意味着开发商收入减少无法偿还债务。眼下,许多城市银行要么核销债务要么滚动债务(借新还旧)。就跟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一样,IMF说这个趋势是不可持续的。

根据IMF,房地产加上建筑业占据2012年中国GDP的15%,占据固定资产的四分之一,占据总城市就业的14%,占据银行贷款的20%。

中国房地产市场跟几个上游和下游行业有密切联系,从水泥和钢铁制造商到重型机械租赁公司。

地方政府依赖向开发商出售土地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就像在美国,房地产被用来抵押企业借贷,增添了杠杆风险。房地产投资的这样一个下滑可能显着打乱中国的金融和实体经济活动,因为政府的国库减少,企业可以抵押借贷的资产也减少。

低迷房地产市场的借贷改变将首先在小城市感受到。几个地区供应过剩。三、四线城市住宅房地产库存急剧增加,包括曾经火热的海滨城市如杭州,大连,福州和温州。

在大多数地区中国商业房地产也似乎处于供应过剩。

从住宅价格动态来说,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表现最疲软,后者的价格逐月下降。最艰难的地区包括东北工业城市和海滨城市。令事情更加恶化的是,开发商一直不愿意削减价格,因为它可能导致新买家场外观望,想着房子将在短期内贬值。这也将给投资者造成问题,许多人购买房地产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部分,并且使用这些房地产作为撬动其他资产的杠杆。

IMF报告说: “市场被地方政府依赖卖地来筹集经费的做法所扭曲。”

在需求方面,市场容易出现投机。中国投资者没有许多选择。外国市场对他们关闭。在过去五年地方股市表现不佳,利率仅仅略微比美国高,使得储蓄账户和货币市场缺乏吸引力。

在上海和北京的大城市地区,房屋价格似乎被高估,房价-收入比例居高不下。

截至五月份,平均住宅价格增长开始轻微转向负面。交易量下跌10%,新屋开工下降12%。

IMF说,先前的下滑,诸如2008年和2012年,是受到冷却市场政策的驱动,但是这一次的下滑不是因为房地产政策的直接收紧,而似乎是受到产能过剩以及投资者对未来资本收益的担忧的驱动。结果,许多中国购房者转向海外市场,使得供应过剩变成比以往更大的问题。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金融时报:中国房地产热潮终结刚刚开始
中国人一年内220亿购买美国房产
海外现金涌进南加房地产市场
大陆八成民众反对地方政府救楼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