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纪念台湾光复 马英九:责无旁贷的重任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5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5日电)今天是光复节,总统马英九投书媒体指出,因为抗战胜利,台湾得以重回中华民国版图,纪念这段攸关国家存亡的历史,应是每任中华民国总统责无旁贷的重任。

今天是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马总统今天投书“联合报”谈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的深层意义。

总统说,今天扩大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更是纪念中华民国与台湾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120年来,因为甲午战败、乙未割台,国父乃立志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因为日本侵略东北,委员长蒋中正乃主张收复台湾,先在对日宣战时废止“马关条约”,并于“开罗宣言”中要求归还东北、台澎。

总统表示,因为抗战胜利,台湾得以重回中华民国版图。最后更因为保卫台湾、建设台湾,中华民国才有今天的自由民主与繁荣。因此,纪念这段攸关国家存亡的历史,应是每任中华民国总统责无旁贷的重任。

总统指出,8年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伤最多、影响最深的民族保卫战。珍珠港事变后,中国加入同盟国作战。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牛津大学历史教授芮纳.米德(Rana Mitter)都曾说明我国抗战的艰辛,与对二战胜利的重大贡献。

总统表示,台湾人民对日抗战从割让台湾开始,比七七事变早42年。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战败,乙未年(1895年)4月被迫签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举国震惊,全台悲愤。台湾反侵略、反殖民的武装抗日行动,从1895年5月日军在北台湾澳底登陆开始,后来爆发的(口焦)吧哖(西来庵)事件,长达20年,之后再转为非武装抗日。

“台湾抗日比大陆早42年”,总统说,台湾抗日志士包括成立“台湾民主国”的丘逢甲、刘永福,组织新竹义军的吴汤兴、姜绍祖等人;1920年代起转为非武装抗日,林献堂、蒋渭水等组织台湾文化协会,丘念台组织广东东区服务队,林正亨加入缅甸远征军,谢东闵、黄朝琴、连震东等均立志光复台湾。在在证明台湾人展现台湾主体性,“他们效忠的祖国绝非日本”。

总统说,国父革命建国,因甲午战争而起念,因乙未割台而起义。因清廷甲午战败,国父成立兴中会,决心推翻满清,又因乙未割台,国父乃发动第一次广州起义。民国成立后,国父曾多次在公开演说中强调“台湾”为“失地”,民国12年在日本神户,更力劝日本勿作西方霸道之鹰犬,而应做东方王道之干城。

他说,民国32年11月底,中、美、英三国领袖举行开罗会议,并在“开罗宣言”中明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与澎湖群岛等应归还中华民国”,并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民国34年,我国与英美共同发布“波茨坦公告”向日本招降,其中第8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开罗宣言”是光复台湾的关键。

总统说,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双方均未获邀参加旧金山和会。依“旧金山和约”授权未参加和会的参战国与日本另订和约。1952年中华民国与日本在台北签订“中日和约”与“照会第一号”,作为“旧金山和约”的延伸。其中“中日和约”第2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群岛主权,第4条日本承认“马关条约”因战争结果而归无效,第10条承认台澎地区人民具有中华民国国籍,“照会第一号”更明文规定台湾、澎湖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中华民国光复台湾”获得再确认。

总统表示,回顾历史,中、日两大民族的恩怨超过120年,纵使侵略错误或可原谅,血泪历史不容遗忘。日本当年发动侵略战争造成我国2300万军民伤亡,以及迄今伤痛难平的慰安妇,日本政府终须面对反省。但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也留有若干建设,例如嘉南大圳与乌山头水库,惠泽台湾农民,自应肯定。展望未来,希望秉持“就事论事、将心比心、恩怨分明”的态度,两大民族才能建立可大可久的友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