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小企业在华举步维艰

人气 1420
标签:

【大纪元2015年11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中国下滑的经济现状令北京当局希望国际投资者到大陆投资办厂,但是目前在中国的一些海外中小企业陷入困境,中共复杂的官僚系统、官员的腐败问题和繁琐复杂的法律制度往往让这些企业举步维艰。

据《纽约时报》11月4日报导,专门为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协力管理咨询公司管理合伙人切特‧谢尔特马(Chet Scheltema)表示,中小企业做出大胆决策前来中国的情况在变少,谢尔特马说:“他们更为谨慎,而我们现在要关门的公司数量惊人。”

英国商人雷扎‧阿夫沙尔(Reza Afshar)在中国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销售口罩、空气净化器等污染防护产品。公司成立后他发现,他掏了70%的注册资金,但是他和一位中国朋友成立的合资企业竟然是一家完全的中资企业。

公司运营不久,他的中国合伙人就离开公司频繁去海外度假了。阿夫沙尔不得不应对客户、供应商和员工。而且合伙人还威胁要破坏公司,除非买下他所有的股份——同时仍要获得未来利润的50%。

阿夫沙尔最终卖掉了公司,搬回了伦敦。他没有返回中国的计划。“在中国被玩弄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他说,“当你跟其他外籍人士讨论建公司时,他们首先会告诉你‘要谨慎’,每个人都听到过有人在中国商界一败涂地。”阿夫沙尔说,他当初没有能够看到这些警告标志。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James Zimmerman)表示,人们对在法律诉讼程序中受到当局干扰的担忧挥之不去。“只有存在一个能提供有效监督并且不担心遭到报复或不受政治进程影响而作出判决的独立司法体系,全面问责制才能名副其实。”而对于许多国际业主而言,即使有明确的法律保护,司法纠纷也不总是能顺利解决。

在北京执业的美国商业顾问马克‧纳特金(Mark Natkin)说:“警察不想写报告,法院不想再接案子,政府鼓励仲裁。在这方面,对于没有做好准备来适应司法不确定性的公司来说,这个环境会不大舒服。”

来自澳大利亚的餐馆老板珍妮弗‧伊登(Jennifer Eden)表示,她已经因为对方不守合同的原因把三家店输给了当地人。她说,有一次她和巴西的商业伙伴开了家咖啡店,结果房东把约定的租金翻了一倍。“警察来了就说,‘出不起两倍的租金,那就不要做生意了嘛’,”伊登说。他们拥有的另一家餐厅签了五年的租约,房东却直接撬了锁。“她又租给了别人,把钥匙给了他们,我们的全套设备都还在里面,”她说,“我们的合同一点意义也没有。”

中国美国商会在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近半数的受访企业认为,外国企业在华没有以前受欢迎。近三分之一的公司表示没有来年增加在华投资的计划。近60%的受访者称,他们认为外企成为了政府调查的靶子,包括关于定价、反垄断和反腐败的调查。

6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共的知识产权侵犯或信息技术与数据安全风险要高于公司也有业务的其它地区。超过80%的应答者表示,自己的公司因中共的互联网审查与封锁而受到了负面影响。

报告表示,“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认为中国投资环境质量正处于不断恶化之中的企业数量大幅上升”。

这项调查得到了477家会员企业的回应,覆盖了各种行业。#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欧盟在华商会:在华企业抱怨受歧视
调查报告:逾20%在华欧洲企业欲撤出中国
首批韩国在华企业开始撤离中国大陆
中日新一轮舌战 日企业畏惧中国风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