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江:一个官员和一个商人的一些往事

人气 108

【大纪元2015年04月01日讯】 3月30 日,看到来自《财新周刊》2015年第12期的一篇特别报导《权力猎手郭文贵》,此人就是2008年奥运会之前扳倒前北京市副市长的那个“港商”。也凑巧了,这两个人我还都认识,打过交道:一个是曾经位居北京市副市长的官员刘志华,曾经是我的顶头上司;一个是一路春风得意的商人郭文贵,曾经是我们单位的一个客户,我带队赴美考察团的成员。

1993年初,我从云南省科委调到国家劳动部综合计划司,任科技处负责人,刘志华当时是这个司的副司长。报到那天,在刘志华的办公室,我们第一次见面。见面的第一印象,是他上唇留着一撮小胡子,这在当时的机关干部中是不多见的,后来当了北京市副市长,才把胡子剃了。其实我们还是同龄人,中学毕业后,我去云南当知青,他到门头沟煤矿当了工人。聊了几句后他说,“我原来是挖煤的,你是种橡胶的,都是知青,今后在一块好好干!”

平时在工作中,刘志华显得果断自信,说一不二,使人感到他在司领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果然不久后老司长彭茂安退休,刘志华接任司长职务。于是他办起事来更加独断专行,他布置的事没有二话,必须完成,不允许打半点折扣。大到重大工作决策,小到组织工作人员郊游,每个细节他都要直接安排检查,不满意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那时他在表面上还是讲廉政,印象深的是有一次在大会上讲:“现在有的人到地方上出差,动不动就接受宴请,喝很多酒,完了还要去歌厅。我是不会喝酒,也不会唱歌,希望你们大家也少这样做。今后如果发现谁有这方面的问题,别怪我不客气。”后来我观察,他虽然烟抽得很凶,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起码在劳动部期间确实是滴酒不沾。但是私下里也听说,他和老婆关系不好,可能是因为女人的原因,这就不难理解他后来为什么最终栽倒在女人身上。还有人说,他要求下属对他绝对尊重和服从,否则没什么好果子吃。

不久后我就吃了瓜落儿。刘志华担任司长后主持召开第一次司务会,会上他把我作为新来的处级领导郑重地做了介绍,然后让我讲几句。我当时不知是哪根筋抻着了,摇摇头说了句:“初来乍到,没啥可讲的,向大家学习”就完了,没提领导一个字,见他立马就拉下了脸,显得很不高兴。后来有人对我说,刘司长点名让我讲,是希望我表个态,结果我坚持不讲,实在是不给他面子。后来我一想也是,我初来乍到,不仅没讲一句吹捧领导的话,连上面已经感觉到的刘志华的优点都没说,今后按照谁的指示办事,在谁的领导下搞好工作的态度也没表一个。当时好像当官还没有兴送礼送钱(或者有人送了我不知道),但是跟人,特别是跟紧上级领导是最要紧的,我连这个态度都没表示一下,实在不够意思,难怪领导不高兴。领导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我在这里继续呆下去可能成问题了。果然紧接着刘志华搞了一次机构调整,我成为被调整的处级干部之一,好在一位了解我的我在云南的老领导,当时在劳动部的一个部属企业当头,后来成为国务院参事,他把我要去,当综合计划部经理后改为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开启了我新的职场生涯。

在部属企业,不免时常听到些部里的消息。听说刘志华从劳动部调任北京市劳动局局长,西城区区委书记,市政府秘书长,副市长……,一路升迁当上副省部级高官,直至东窗事发,最终落马,判的不轻,被判死刑缓期两年。刘志华栽了,从他个人角度看,是栽到女人身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有人给他挖了个坑让他栽了进去。而这个给他挖坑算计他的人凑巧我也认识,叫郭文贵,是我离开刘志华后到企业认识的。

当时劳动部仅有两个部署企业,一个是劳动大厦,一个就是我所在的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这个名字是某位部长起的,“四达”中文取意四通八达,与国际交流合作相关;英文与STAR(星)音似,期望成为明星企业。主要从事与劳动部管辖范围有关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领域的特许经营业务,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向外企派遣中国雇员、出国留学等,当时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出国考察成为热门,因此组团出国考察也是业务之一。

我到四达公司不久,带领一个房地产考察团赴美国考察,成员有来自几个省的房地产界人士20来人,其中就有郭文贵。他的身份和年龄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资料上登记他是河南郑州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可当时的年纪也就是二十四、五岁,看上去是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们一块四、五个人,一个年纪比郭文贵大许多的,头脑清晰,文化素养较高,像是个军师之类的人物。一个沉静漂亮的姑娘,登记是秘书,却与郭文贵同住一个房间,每天形影不离,这些事我不管,领队的任务是把他们安全地带去带回。那个年龄大些的向我介绍说,郭文贵原来给黑龙江省的一位领导当秘书,后来下海经商到河南搞房地产很成功,是个不简单的年轻人。看得出来,这些人都奉郭文贵为老大,对他言听计从。郭文贵也是年轻气盛,颐气指使,处处都显得锋芒毕露。

在美国,接待方也很给力,老板是洛杉矶有实力的华人,不仅接待一般的考察团,还接待过一些访美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人家美国不像我们,不管什么人来访,政府都不会安排全程接待,中国国家领导人来,大部分行程也要靠当地华人接待,当然是要付银子的。我们事先与接待方联系沟通,安排了行程,包括考察美国东西部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当然也包括游览。开始还比较顺利,郭文贵他们在国内早有安排,准备了不少礼品,每到一地都要去拜访一些人,好像大部分是中方机构。这件事事先已经征得我们同意,允许他们暂时离团开展业务,但必须按时返回,他们也做到了。看来当过省级领导秘书的郭文贵确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知道权商结合的重要性,“权力之猎”从那时就延伸到国外了。他们忙于自己的事情,也知道美国的实际情况,没有给我找什么麻烦。相反考察团内的其他一些人,特别是深圳的一些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老总,平时在他们那里是爷,养尊处优惯了,以前没出过国,出来就想在美国这个花花世界享福来了,没想到实际情况与他们的想像差距较大,一路上牢骚满腹,到纽约忍不住了,半夜里开了一个会,最后把我打电话叫去,集体提出抗议,要求改善吃住条件,否则就要求终止行程,并立即向国内投诉。我听后把接待方的地陪叫来,一起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解释美国与国内的不同,算费用账,大半夜的给他们讲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不行,我也发火了,拍着桌子说:“我他妈还什么都不管了,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见没人吭声了,我又缓和下来,答应当晚就和接待方老板联系,尽量改善后面行程的食宿条件。软硬兼施这才算稳定住了这些爷。其实我知道今后改善是屁话,行程早已确定,不可能改变,我叫接待方地陪给他们老板打个电话报告一下情况了事。

没想到,当行程快要结束时,闹起一场惊天风波的是郭文贵,这场风波闹得我心惊肉跳。

我们的行程是从美国西部到东部,又从东部返回西部,到西部的旧金山时已经是半夜。不知接待方出于何种考虑,在旧金山安排我们住中国总领事馆招待所。也许是价格便宜?也许这里是中国政府驻外机构,不是接待方老板的特殊关系,一般人还住不进来,让我们有一种荣誉感?没想到这里的条件确实比一路上的酒店差了许多,这帮人又不是十分看重那种不实际荣誉感的人,沿着招待所的木制楼梯上到二楼看到房间拥挤狭小,而且被缛还没铺好,服务员正在收拾。郭文贵首先不干了,带头嚷嚷起来:“这是什么地方?不住不住!”说着就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揪着一位迎客的貌似招待所经理的人到了楼下的街上。大家也都跟着下去了,七嘴八舌吵了起来,属郭文贵嗓门最高:“这他妈的什么鬼地方,集体宿舍啊?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那经理也好不示弱:“又不是我请你们来的,不愿意住就走啊!”本来就不是他的错,他是无辜的,所以理直气壮。此时的旧金山已经夜深人静,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吵闹声可能传得很远,千万可别把警察招来了。赶忙上前劝解。没想到郭文贵越说越气,冲上去要动手打人,我一下子急到顶点,万一美国警察来了,他们可不管你们是什么人,如果把这些人以扰乱社会治安名义抓起来,事情就闹大了。幸亏与郭文贵一伙的那个年纪大些的是个明白人,知道这样闹下去的严重后果,他和那位年轻女秘书一起上去拉住了郭文贵。他们商量了一下,由郭文贵先出钱,去附近的一家酒店去住,这里是绝对不住了。征求我的意见,我同意。我心里想,这时候只要是能够平息这场风波的办法,我都会同意。打听到附近不远处有一家四星级酒店,我们一行人就在黑夜中拉着行李箱奔了那里,一间一天合1000元左右人民币。据说这钱接待方老板还给郭文贵了,他们又和好如初。郭文贵本来就认识这个老板,也给他带来了礼品,这老板好像还给他们拉了一些关系。郭文贵闹了一场没事了,我却后来一想起这件事就心有余悸:我带的是一个中国政府部门派出的考察团,批件上盖的是国家劳动部外事司的印章,出了事就是外交事件,那时有一句话叫做“外事无小事”,如果真的闹出考察团集体进美国警察局的事,我这个领队是绝对负不起这个责任的。此事和此行让我也看到郭文贵的性格:平时精于算计,凶悍起来不管不顾。

回国后就再也没听到郭文贵的信息,直到2006年刘志华东窗事发,身陷囹圄以后,才知道把刘志华扳倒的是他。

原来郭文贵从美国考察回到河南以后,几个华丽转身就变成了一个港商,依靠政界权力盘子越做越大,2002年开始进军北京房地产市场,首先瞄准的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奥运工程。郭文贵旗下的一家北京公司拿下了奥体中心的一个黄金地段,当时称为摩根中心项目。该地段距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仅180米,距2008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也仅有500米,曾经是北京开发商争夺的重点,却让郭文贵得了手。以后又风云突变,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搞房地产的,说不清楚其中复杂的原因,总之此地段又被北京市国土局收回。为了找回这块得而复失的宝地,郭文贵找到当时主管城市规划、土地审批的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希望政府改变决定。同时也进行了其他周密的安排,为刘志华挖了个坑,做了两手准备。果然,刘志华态度强硬,拒绝了郭文贵的要求。而后通过重新招标形式,把这块地给了他的一个情妇,并更名为“辉煌中心”。

但刘志华低估了郭文贵的手段和实力,几天后,郭文贵举报刘志华的一盘长达60分钟的录像带经由相关部门特殊渠道,直接递进中南海,使高层领导震怒,当天晚上即召开会议,责成中央纪委火速查办刘志华。仅半个月后,2006年6月9日,刘志华被中央纪委“双规”,郭文贵成功对刘志华一剑封喉,收回了那块黄金宝地,又将它更名为“盘古大观”,一直至今。

从此以后,郭文贵的财富愈发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扩张,其位于北京后海银锭桥附近的四合院,装修豪华,石材专门从意大利进口。一份评估资料显示,这套3000平方米的四合院2010年时的评估价值为7亿元。院子平时戒备森严,有20多个保镖,出入车辆都是防弹车。郭文贵在此招待高层级的显贵。另一处是盘古大观顶层的空中四合院。盘古大观公寓、酒店和商业三座楼的顶部,都加建了两层坡屋顶复合式四合院,共12组。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的政府官员在他制造的权商结合之路上落马,2015年1月7日,郭文贵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时任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马建和一批国安系统的官员落马。据说郭文贵本人也在海外漂泊。

30年河东,30年河西。出来混,欠债总是要还的。做人做事,还是谨慎一点好。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周晓辉:郭文贵传被查 江大秘贾廷安或危矣
郭文贵曾以视频扳倒京副市长 传逃亡海外
马建郭文贵设套 传胡锦涛曾中计
追逃“优先名单”上有谁? 传王岐山将访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