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拿大在职穷人比例 大多伦多最高

人气: 14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04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加拿大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多伦多是工薪族贫穷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不过,一份研究发现,原来市中心贫困增加最快的现象,已经开始向郊区转移。

由Metcalf Foundation在4月2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采用加拿大统计局上2次人口普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在18至65岁、正在工作的加拿大人的贫困问题。报告对贫困工人的定义是:独立生活、非学生、年收入至少3,000元、税后收入少于低收入标准((LIM)。对于单身人士,低收入的标准,2011年是19,930元,2005年是16,163元。

全国最穷最富都是多伦多

在加拿大的10个人口普查大区,2006年的工人贫困率冠军是温哥华(8.4%)。2012年,多伦多从8.2%升至9.1%,温哥华只升至8.7%。全国平均值从6.4%升至6.6%。多伦多地区的工人贫困率,在5年内增加了11%,升幅也是全国最高。

安省的工人贫困率平均值从6.8%升至7.3%,基本是靠多伦多带高,因为省内10个普查区的贫困率都低于平均值,排第二的伦敦市也只有6.3%。

报告说:“加拿大的2个最富有城市,正在成为巨大的现代市中心‘僧院’,那里有一个高知识阶层,他们依靠大量的贫困工人,给他们倒咖啡、提供食物、清洁办公室,以及在办公室之间传递信息。”

同时,多伦多也是全国最富有的城市,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每年出口额700亿元。多伦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媒体中心,也是北美成长最快的金融中心。

报告称,像蒙特利尔等不太富裕的城市,它们没有一个足够大的高薪专业雇员阶层,去支持这样大的低收入工人阶层。除了温尼伯的工人贫困率(7%)稍高于全国平均值外,其他7个人口普查大区都低于全国平均值。

多伦多工人贫困化首次向郊外转移

该研究发现,多伦多市在职人员贫困迅速增加的趋势已经转向,现在是郊外的贫困增加更快。多伦多人口普查区内的10大城市中,多伦多市的工人贫困率从2006年的9.9%升至2012年的10.7%(升8%),领先于排第二的万锦市(10.2%),但多伦多的贫困率增长速度,已经不是2000年至2005年的39%可比。附近城市的工人贫穷率增速已远超多伦多市,最快的是万锦市的27%,接着是Ajax的25%。

多伦多市内的情况,排第一的北约克从11.2%升至13.1%,第二的士嘉堡从10.8%升至12%,多伦多市合并前的多伦多及怡陶碧谷的工人贫困率,都低于现多伦多市的平均值。

从报告提供的一张示意图看,2006至2012年间,市内Bloor街以南有约20个普查小区的工人贫困率下降,Bloor以北、401高速路以南有3个改善的小区,401以北只有1个改善的小区。

报告作者斯特普顿(John Stapleton)对《大纪元》说,原因之一,是北约克的Rexdale北部一直是个很穷的地区,那里有很多廉租屋;其二是北约克及士嘉堡北部没有可以过夜的停车许可,那些有钱买车,需要开车上班的人会搬走。他说:“可以看到,很多穷人搬去了列治文山、万锦市、宾顿市、Ajax及Pickering等地。”

多伦多正在曼哈顿化?

报告用“曼哈顿化”来形容多伦多地区贫穷工人的居住变迁。斯特普顿解释说,纽约的曼哈顿现在人口很多,居住成本很高,穷人只能搬出去了。多伦多的贫穷率还是最高,但发展方向变了,“这可能是100年来,我们第一次看到多伦多外的贫穷增长速度更快” 。

他说,在曼哈顿,市区的工资已经提高,因为雇主需要支付更高工资,吸引工人从更远处来上班。那些搬离多伦多的工人,可能还需要去多伦多市上班,但市中心的这些服务工人的时薪还没看到提高。“我认为,将开始看到这现象(提高时薪)”。何时会提高时薪与公共交通的发展也有关,如果交通不方便,这些人就很难去市中心上班。

斯特普顿说,在20年前,很多新移民选择先来多伦多市落脚。现在,很多新移民第一站就去了宾顿市、Ajax或Pickering。“因为对于新移民来说,住在多伦多太贵”,比如在士嘉堡,2006年至今,房价升了80%。他说,多伦多市面对多年的问题,比如无家可归者、廉租屋等,将会在密西沙加市、万锦市等地看到。

工人维权中心干事刘碚溪对《大纪元》说,多伦多已有这种问题,有些公寓单元里住了很多人,厅也被用来当卧室用,有人不得不使用上下铺。“这现象越来越多,不限于新移民”。

增加最低时薪未能扭转趋势

安省提高最低时薪未能扭转形势。报告提到,2000年至2005年间,最低时薪从6.85元升至7.45元,期间物价指数升了11.6%;2006至2012年间的物价指数升了10.8%,但最低时薪升幅是前面5年的4倍多。

安省民间正在要求政府将最低时薪提高到15元。刘碚溪对《大纪元》说,多伦多“曼哈顿化”的趋势正在出现,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我们要求提高最低时薪,是为了这些工人能在这城市工作和生活” 。

刘碚溪说,工人生活艰难,就“不能成为有效的消费者”,这对个人和经济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希望政府不要等雇主被迫提高时薪去聘请工人,那时“已经造成伤害”。◇

责任编辑:文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