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刚强:百姓都市看海 住建部趁水打劫?

人气 6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06月29日讯】2015年的暴雨,在中国制造了一连串的都市看海新闻。据报导,今年以来,已经有41座城镇因暴雨内涝受淹。近三年来,我国平均每年100多个城市的市民可以在家门口看海,其中就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中国市民有福,有那么多机会足不出户看海。

中国市民在家门口看海的时候,某些居庙堂之高的大员却准备借2015年的暴雨做一篇大文章:暴雨导致那么多城镇内涝受淹,有关部门不能置人民疾苦于不顾。为了让城市看海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住建部高官开始研究实施雨水排放收费制度。

有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当然,咱住建部的官员是不能和贼相提并论的。不过,有关部门老是惦记着自己的口袋,咱老百姓总归是不开心的。

为了修桥,有关方面收取过桥费;为了修路,有关方面收取过路费;为了清理城市垃圾,有关方面收取垃圾清理费;为了处理城市污水,有关方面收取污水处理费……为了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众人拾柴才能把火烧得旺旺的。尽管有关方面收取的费用未必全部用在相关的公共事业上,相当一部分拿去做了某些“马”的“夜草”,但咱中国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了。

据有关领导说,收取“雨水排放费”好像还是借鉴外国的经验。哪国的经验?领导没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雨水可不是哪家哪户做出来的,那是老天爷干的,要收钱得找老天爷才是。好像曾经有个臭名昭著的专家呼吁环保部门收取“呼吸费”被骂了个狗血喷头,其实呼吸费的收取理由远比雨水排放费的收取理由充足一万倍。

网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文字,介绍那些发达国家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不止一次被人家的城市建设的大手笔高眼界所折服——有的地下排洪通道里,可以开载重汽车。地下有那样的排水系统,地上如果能看海,肯定是神话。

回顾咱中国的城市建设,上个月铺下水道挖一次马路,这个月埋电缆挖一次马路,下个月改燃气管道再挖一次马路……以至于有人奚落,中国马路真该装拉链。

咱中国城市,还有个不良习惯:街头的行道树,每隔三年五载,多半就要换一茬。“一朝天子一朝臣”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任何一个有文化底蕴的都市,都会用有年头的树去彰显。有人说,领导喜欢换行道树,那是利益驱使的结果。对于这一点,我是不大相信的。可是偏偏有许多官员东窗事发,在这方面留下了劣迹。

咱中国城市,很少有自己的个性,你抄我,我抄你,可圈可点的部分大多是先人留下的,以至于你到哪个城市去,都大差不差的。这一点,咱住建部功不可没……

2015年的暴雨再一次制造海量的都市看海,应该足以让住建部大员眉开眼笑——因为只要他们顶层设计到位,就可以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奇怪,人家老外好的总学不来,“听说”人家收取“雨水排放费”,立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本事你也把中国都市建设得有点样儿,你收取的“雨水排放费”比“传说”中的高出十倍,咱老百姓也服了你。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暴雨袭苏皖致内涝  排水井冒汩汩黑水
暴雨袭广州致内涝 暨大成泽国 停课1天
天津暴雨内涝 市民被迫骑摩托艇上街
北京暴雨再警示:中国大城市内涝成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