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 二战救数千犹太人

人气 617

【大纪元2015年07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编译报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中华民国驻维也纳领事馆总领事何凤山博士利用职务之便,签发签证给遭受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使数以千计的犹太人得以逃往他国并存活。他的义举受到世人的推崇,他也因而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不惧上司压力 营救数千犹太人

据CNN报导,在何凤山于1938年至1940年任职维也纳领事馆期间,奥地利已遭纳粹占领,其他国家因担心激怒纳粹,而不愿意签发签证给亟欲逃离该国的犹太人。然而,何凤山却不顾上司的反对,签发了几千份上海签证给犹太人,使其得以幸免于难。

在纳粹当局以总领事馆原属于犹太人房产为由,将总领事馆没收之后,何凤山自掏腰包租下一间小公寓,把总领事馆搬到该处,继续对犹太人伸出援手。

何凤山发放了多少签证给犹太人已不可考,但依据一份序号接近4,000号的签证来推算,他很可能签发过几千份签证给犹太人。

前德国工业家辛德勒(Oskar Schindler)曾在自己的波兰工厂救下大约1,200名犹太人,受到世人的崇敬,而何凤山也因为拯救犹太人的义举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有专家表示,何凤山可能是第一个采取行动拯救犹太人的外交官。

更难能可贵的是,何凤山终其一生都未向妻儿或朋友陈述他在二战期间的这些英勇事迹,直到他于1997年以96岁高龄在美国旧金山过世,他的讣告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当时他的女儿何曼礼在写讣告时,将他在二战时遭遇盖世太保(德国秘密警察)并救下犹太人朋友的事迹写入,这是唯一一件他曾告诉过她的战时往事。没想到,一项外交官营救展览的策展人看到该讣告并与她联系,这才引起她的好奇心,并花费多年的时间搜集父亲的相关史料。

为何签发上海签证?

何凤山在签发上海签证给犹太人时,上海是日本的占领区,没有任何出入境管制,根本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进入。那他为何发放上海签证呢?

这是因为拿到签证的犹太人不一定要到上海,他们可以根据这张签证去申请过境签证,进而前往美国、菲律宾、巴勒斯坦等地避难。当时纳粹只注意犹太人有无去处,而签证是最好的证明。

后来,何凤山签发上海签证的消息在犹太人社区不胫而走,上海也赢得避难天堂的美名,而上海不需要任何文件的消息也跟着迅速传开。

幸存者的故事

在纳粹占领奥地利期间,一名17岁犹太青年歌德斯德堡(Eric Goldstaub)走访了50多个外国领事馆,都无法申请到签证,最后他向中华民国领事馆求救,何凤山给他与家人20份上海签证,其家族因而得以顺利离开奥地利。

歌德斯德堡于2012年在加拿大过世。对于何凤山接纳他的这段往事,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真是一个等候我多时的惊喜。一次很好的接待、一个友善的笑容与以下的话语──带你们的护照来,我们将给你们敝国的签证。”

对于歌德斯德堡的后人来说,上海签证格外有意义。他的儿子说:“你看看家谱,如果没有何博士的话,很多人现在不会存在。他当时救了很多的生命。”

救人无数 流芳百世

在何凤山辞世后,他在二战时拯救犹太人的事迹才为世人所知。包括以色列、美国和联合国等都曾对他的义行加以表彰。以色列曾对他授予“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和“荣誉公民”的称号。联合国于2005年正式誉他为“中国的辛德勒”。

不过,世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他为何对当年的英勇事迹守口如瓶。对此,何曼礼说:“如果你被施予很多,你必须回报。这是他的道德观,他基本上都依循它而生活。”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睽违70年 英辛德勒与逃离纳粹者喜相逢
以国谱曲纪念中国辛德勒何凤山
参与过就有罪 德国追查70年前集中营看守
不忘历史 德国纪念血腥水晶之夜75周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