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解饥又环保 意拟推昆虫上餐桌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29日报导】(中央社米兰特稿)由于富含蛋白质且对环境冲击小,蟋蟀和蚕宝宝等昆虫可能成为餐桌佳肴,或者成为动物的饲料。不过,由于食品安全法规严格,加上风险未定,昆虫成为意大利的盘中飧还需要时间。

全球人口增长,且随着经济发展和饮食习惯改变,杂食性的人类对肉品的胃口越来越大。然而,饲养牲畜尤其是牛只造成大量的碳排放,满足了口欲,却破坏了生态。

米兰世博以“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为主题,其中未来食物区展出可食昆虫,像是酥脆的蚱蜢点心包,提供另类的饮食方案。原本还有包着蝎子的巧克力,部分展馆甚至烹调了昆虫大餐要挑战饕客的味蕾,不过暂被卫生局拦下。

比利时展馆设有专区,指出饲养昆虫的效益高、富含营养素且对生态冲击小。预计在9月份取得许可后,请参观者尝尝昆虫美味。

意大利专家则发布了第1份“可食昆虫白皮书”,讨论昆虫在食物链中的重要性、存在的风险,以及当前面临的法规限制。

计划负责人马斯卡雷蒂(Andrea Mascaretti)指出,“把昆虫当作食物或饲料,可以减少水、能源和土地的使用,降低温室效应,。”

生科专家维瓦索利(Roberto Valvassori)说,“意大利身为美食王国,不该自外于这个趋势,应该参与规范的建立,比利时已经先行一步设立食用昆虫的相关法规,像是许可了蟋蟀粉。”

食品安全专家里奇(Antonia Ricci)则说,“目前还缺少有助立法的可靠研究,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将在9月发布相关报告,但这也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有供应链的可追溯性,以及健康品质标准。”

然而,除了好奇者外,昆虫真能引起食欲?永续发展专家卡布利(Ettore Capri)指出,“饮食习惯是长久累积的文化,有的鱼类长相丑怪,但我们看到时仍觉得很美味。”因此需要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参与,加入沟通的行列。

前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举办的“森林与食物安全、营养”的研讨会上,利用昆虫解决饥饿的研究引起关注。根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200万人食用昆虫,昆虫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而且成长过程消耗的能源少,是未来可发展的替代食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