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培训讲座

童欣:自强不息(三)

人气 6

【大纪元2015年08月03日讯】

三、正道精进 自强不息

1. 上士勤行

第三个问题是自强不息,我讲两句话,一个今天讲到的“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是老子说的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什么意思呢?上士闻道,这个道理太好了,我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坚持、力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了。今天讲的真好,我也知道应该讲诚信。可是到社会上老挨骗,那不行,我也得学聪明点,这样就变了。还有“下士闻道,大笑之”,你们都讲谦让,好东西都不在意,我把钱、房子都弄过来。其实这是最傻的,非常傻。物质金钱那些东西,老人说,百年后都是带不走的。而且拚命多年也不一定就挣到钱,即使挣了很多的钱,又开始怕人家抢了,怕人家偷了、骗了,还得使劲想着怎样捂着、藏着、别丢了,他的心多累呀!

我今天讲的,大家能听明白了,能够实在的做到,就会感受到真真实实的美好,这样做才是符合道德的。孔子说的低标准,不见利忘义;对于君子圣贤来说,要能够舍生取义,不符合道德的利益,我们不要,符合那个道德的利益,我才能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因为那个道理摆在那儿了,大家都知道好、有道理,但是想要做到什么程度,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那你做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做到了的时候,你的心胸就开阔了。比如因什么事,你的朋友不理解,跟你在生气,你该怎么办?想想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跳出这件事来,超脱的看,你的思路就打开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2. 以苦为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学生应该积极向上,刚健的自强不息。我每次讲座最后都会强调“苦其心志”,大家不要怕吃苦,年轻人多吃点苦没有关系。农村老人经常说,“人有闲死的,没有累死的”。有时候我们的身体辛苦点都没关系,挺挺就过去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心里觉得过不去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它,不生气,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你是一个幸福的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多多理解别人,你就了不起。

有的人失恋,有的人找了半天找不到工作,这些都好像很痛苦。其实,我今天说的是人的心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你的心胸打开的时候,你上了二楼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朋友走了之后,又来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一个诚实的好小伙子。一个失恋的人非常痛苦,有的人自杀了,有的人就神经病了。在同样一件事上,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

我今天讲的是要大家把自己的心胸拓宽,你的心胸大了,那件事就变得小了。我们今天看很大一件事情,等你六七十岁退休的时候一看,觉得是很小的事了。就是你站在更大的时空上看,对于失恋也好,暂时的找不到工作也好,都会成为过去。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内心有道,在困苦状态下他能安贫乐道,如果给他好的条件,他就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老百姓肯定能受益。颜回那样的人要当了皇帝,大家想一想,他不会先去追求自己的享受,老百姓需要安居乐业,自己怎能先去享受呢?所以大家要转过这个弯来,不要怕吃苦,年轻人要多付出一些。

首先是苦其心志,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是以苦为乐。小事方面,比如说有一个人让一个座,他站着不觉得苦,非常开心。还有典型的例子,就是妈妈怀孕,她怀孕难受不难受?生小孩非常痛苦,但是每一个女人还都愿意做妈妈,为什么?这个苦有收获,给予的是快乐。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美好给予别人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收获美好的东西。你把美好给予更多的人,你自己就会收获更多的美好。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能不能把所有人当做自己的孩子去为之付出,这是一种更大的快乐,虽然苦但是快乐,以苦为乐。就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就像梅花一样,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这个是美好的,而不是苦本身。梅花它在寒冷里成长,但它又超越了寒冷。当我们内心超越了这个境界,情况就变了。你苦了,最终会收获甜,持之以恒,就会有非常大的收获。一个美好的东西需要大家坚持,《三字经》里说“勤有功,戏无益”,把它认真地做到到时候,你一定会收获很多很多的美好。

3. 持之以恒

孟子有这样一句话,“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意思是说“善”是人最应该追求的,你内心具有这种善,就叫做“信”。下面一句是“充实之谓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测之之谓神。”“充实之谓美”,善就是美好,不断地充实自己。就像大家跟着我讲的在思考,认真听进去了,真的是有很大的收获,使我们的内心不断充实。从屈原开始,在晋朝以前,把道德高尚的人,不论男女,把他都说成美人。我们内在的善,不断充实的过程和充实的结果,都使我们能够由内往外散发这种祥和与美好,所以充实道德才是真的美好。

再一个境界,比这个还美,充实还有光辉,就是大,可以放光辉,这些圣贤就在放光辉。还有就是有志不在年高。大家知道“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就能那样孝顺父母,那不是圣贤吗?孔融四岁让梨,流传千古。我们可能不知道孔融其他的事迹或者什么成就,但是我们知道孔融让梨。非常有意思,我看到一本写土匪的书。土匪是东北的,新入伙的得宣誓入伙,都是发毒誓,仪式完了到管总务的那儿去领东西,你猜这个管总务的第一句说的是什么?“知道孔融让梨吗?好好向人家学学!”土匪先学孔融让梨,他说:出去的时候有好吃的让着点儿,别光顾自己,不管别人。

土匪第一课先学孔融让梨。孔融四岁让梨,土匪都学。所以圣贤永远是大事、小事都会做好,尤其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很复杂,能做好就了不起,哪怕一件小事。昨天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看到有个小伙子使劲掏,都没找到钱。有个大姐就说:“我给你刷一下卡吧。”她非常坦然,我心里就特别地佩服、尊敬。其实给予,真是快乐的和美好的。这种充实,还放出光辉,这就是“大”的境界。

还有一个更大的境界就是“大而化之”,就是这种光辉大到能感化万物。大家都说二十四孝,第一孝就是舜,叫孝感动天。舜,大象都来帮他耕地,小鸟都为他来除草,这就是圣,大而化之之谓圣。舜居住过的地方,一年就成为了一个村,两年成为了乡镇,三年就成为一个大都市。这是“圣”的境界。

所以我告诉大家“德不孤,必有邻”,你充实你的德行,你绝对不会找不到工作。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大家都会欢迎你。大而化之,就是圣。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圣而不可测之之谓神”,就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见到老子的时候,回家三天都说不出话来,冲击太大、收获太多啦。神龙见首不见尾,天外有天,还有更高更高的境界,还有更大更大的美好。所以孟子说了修养自己的四个境界:神、圣、大、美。

4. 自强不息

最后说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虽然你不是老师,但是你在做一个买卖也好,将来你当妈妈、爸爸也好,你看《三字经》里边写的非常的自信,“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唯一经”,留给孩子就是一本《三字经》。你学习经典,以圣贤为师,就会具有美德,到哪里都会是一个聚德的人、聚财的人。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学习那些真正美好的道理,而且做到,散发出光辉。

希望大家用善良、用真诚,我们一起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今天通过这样的讲座,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强调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性的善,虽然有些东西可以遮住它,但是把浮尘拂去就是最美好的本性。这种本性到哪儿,光辉就到哪儿,美好就到哪儿。

我今天就是用心跟大家说话,你跟同学之间也是,信任最重要,朋友之间,还有将来在社会上,都是用真诚、用心来与别人交流,用善意来和别人沟通,人家都会尊重你,感觉你的人格很好。我们的心胸再大一点,再成熟一点儿,站的高看的远,你看得越远的时候,你对那些小的东西就看得淡了。有的人钻牛角尖,那些为失恋而自杀的人是不是钻牛角尖了?站在更高的位置,发现那个事就很小,站在更高的角度,它就更小了,这就是“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体现的是什么?自强不息。太阳是一个人的话,这个人迟到过吗?早退过吗?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如果他请了一天病假,他旷工三天、旷工一个月,人就全完了,很多的生命就完了。所以你看天的刚健,人要学习“白日依山尽”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天地,我们要有感恩之心、崇敬之心,我们的心胸也要更博大,这是往上看。

往下来看,“黄河入海流”,从来没有停息过,就像飘泊在外太久太久的游子回归家乡一样,什么也阻挡不了。大家看,他是站在一个楼上,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境界看到的景象,长江、大河都在心里,天地日月尽在心中。你想我们的这种胸怀是不是博大呢?蝇头小利、芝麻大一点的成败得失,就觉得非常的渺小了。唐诗的意境非常开阔,是因为他们有那样的心胸。我们不能光从字面来理解,我们就要和圣贤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屈原说过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追求的是什么,就是真理、大道。站在一个超拔的境界,我们再来体会屈原的这句话,那大家跟以前的理解肯定不同了。

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大家自强不息,不断更上一层楼,越来越博大,越来越美好!

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讲于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日)

责任编辑:任慧夫

相关新闻
副总裁:感谢神韵复兴中华传统文化
学院主秘:了解更多中华传统文化
导演:中华传统文化指引未来方向
中华传统文化涵儒释道思想 创五千年辉煌历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