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导《太阳的孩子》郑有杰找回拍片初衷

曾宝仪形容:《太阳的孩子》是多好的相遇

人气 302

【大纪元2015年09月24日讯】2015年甫获得台北电影节“观众票选奖”的电影《太阳的孩子》,即将在于9月25日中秋节档期上映。在上映的前一天,《公视艺文大道》节目特地邀请两位导演郑有杰、勒嘎‧舒米,以及女主角阿洛‧卡力亭‧巴奇辣一起分享他们的拍片心得、最爱的台词及充满意义的故事小物。

“多好的相遇!”主持人曾宝仪这样形容郑有杰导演与勒嘎.舒米导演的合作。回想两人的相识,是因为勒嘎甫获得舒米拍摄了母亲与部落族人共同复育梯田的过程——《海稻米的愿望》,郑有杰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决定将这个真实故事改编成电影,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他?

(左起)《太阳的孩子》导演勒嘎‧舒米、导演郑有杰上节目分享拍片感想。(公视提供)

勒嘎的“傻劲”让郑有杰找回初衷

一来是舒米‧如妮与部落族人守护土地的决心和“傻劲”,对比当下经济挂帅的社会价值观显得无比珍贵,而召唤了他一起加入“傻子”行列;二来则是强烈感受到摄影机背后的勒嘎‧舒米的凝视,他不只在拍摄这一切,也在寻找着自身的认同与定位。

这让郑有杰想起自己当年拍片的初衷、随着经历增多而逐渐被遗忘的初衷……他几乎是泪流满面地看完整部纪录片。正是这样的体悟,《太阳的孩子》虽然是郑有杰的第三部长片,感觉上却更像第一部,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导演郑有杰。

《太阳的孩子》电影预告画面。(视频截图)

《太阳的孩子》重点着墨人心复育

《太阳的孩子》的原型,可说来自于勒嘎‧舒米导演,他的参与也让这部电影能够更贴近部落的在地观点,避免可能的外来者的刻板呈现。对他来说,从《海稻米的愿望》到《太阳的孩子》,着墨的不只是梯田复育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人心的复育。

而一路坚持母语创作的歌手阿洛,也因参与这部电影,更加肯定自己一直在做对的事,她的个人经历也被郑有杰导演放入电影中,一场关于原住民身份认同的演讲戏,特别扣人心弦,“现在我想起这段戏,我就觉得很很难过!”阿洛说。

(左起)节目主持人曾宝仪、演员阿洛‧卡力亭‧巴奇辣、导演勒嘎‧舒米、导演郑有杰。(公视提供)

影射现今为获认同 舍弃存在价值

阿洛说:“曾经为了参加演讲比赛,我比汉人再努力三倍,咬字要很认真,就是要让别人不要辨识出我的原住民的口音,要让自己更像一个所谓的‘非原住民’。而在电影中,我要真实把它演出来,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困难。更最重要的是,导演直接说阿洛你不能哭,可是这场戏是我最想哭的时候,我就说导演我很想,可是我就一直忍,就一直忍,那场戏真的满难演的,也满崩溃的,一次就OK。”

从小在香港长大的曾宝仪也以个人相关的亲身经验做呼应,积极准备国小演讲比赛的她,因为有广东口音而输了比赛,她说:“我们多多少少都有希望得到别人肯定,摆脱我们原本的样子。”

从三位来宾的分享可以发现:《太阳的孩子》绝不只是一部电影,它提醒了我们很多逐渐被遗忘或忽略的价值,也不只是原住民部落里发生的事,简直就是小小的台湾缩影,难怪在上映前早已引起广大的回响。

责任编辑:梁梦竹

相关新闻
《阳阳》导演演员游柏林  大呼拍电影真好
林书宇郑有杰撑腰 徐佳莹卯死
国际青年导演竞赛  《阳阳》获观众票选大奖第一名
对话台湾青年导演郑有杰:拿命去换作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