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话题】耶伦“高压经济”论的弦外之音

文/金谷道

人气 1947

【大纪元2016年10月15日讯】正当市场预期12月升息机会浓厚,但同时预期美国明年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和声浪越来越高之际,美联储主席耶伦周五(14日)首次提出美国需要运行“高压(high pressure)经济”之说,以化解金融危机后所造成产出下滑和劳工被闲置,最终或导致经济出现永久疤痕的风险。

“高压经济”用白话讲就是上调通胀目标(例如将上限由2%调高至3%),允许总合需求持续增长和劳动市场进一步紧俏,以刺激经济进一步复苏的央行政策指导方针。换言之,耶伦虽没说12月要不要升息,但却透露出希望市场对升息看法不要过度期待的弦外之音。

耶伦这次的谈话很重要,因它可替美联储9月没有“按照数据做决策”(data dependent)而升息做辩护,也替年初央行官员大谈今年将4次升息,但最后可能仅有1次升息的“虎头蛇尾”做解套,此举或有助于洗刷美联储被外界诟病“言行不一”的污名。

此外,“高压经济”之说也隐藏了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不妙的暗示。诚如新债王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的解读:耶伦没有提到12月升息的事情,反而担心经济增长的趋势。他说,亚特兰大联储局预测美国第三季GDP的增幅已腰斩至1.9%,由于上半年仅增长1.1%,全年可能仅增长1.5%,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弱化中。

耶伦在周五进一步解释,“持续增加的商业销售可鼓励资本支出增加,进而提高整体经济的产能,此外紧俏的劳动市场也可能吸引更多人求职和转职,进而促进就业市场的效率和更高的生产力。”她补充说,“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显示,总合需求的变动对於潜在产出的影响效果,比总合供给更大且更深远。”

在面对历次衰退以来最微弱复苏的经济现实中,耶伦的这番“高压经济”之说,虽不及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纳斯达克飙涨的1997年提出“非理性荣景”一词来暗指科技泡沫的那么经典,但却与柏南克在金融风暴后推出量化宽松(QE)政策一样,都具有决定未来央行政策走向的划时代意义。

“高压经济”之说是否就此平息美联储内部鹰派呼应升息的浪潮?或许将引发许多学术论战,其结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验证,但期货市场已率先反应:12月升息的概率由70%降为64.8%,如果该概率降到50甚至30以下,则显示市场认同耶伦这次货币政策基调转换的关键谈话。

责任编辑:李玉

相关新闻
【财经话题】美国为何迟迟不升息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 不排除年内升息
耶伦:美经济表现接近目标 升息概率大
美加息预期升温 恒指或低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