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议员促检讨购东江水政策

批统包总额制不合理 促改按量计费免浪费公帑

人气 28

【大纪元2017年04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心仪香港报导)东江水占本港食水供应70%至80%,港人非常关注其水质及价钱。有上周考察东江流域回港的议员批评,目前香港与大陆签署的“统包总额”是不合理条约,应改以按量计费,避免浪费水量及公帑。

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考察团本月14日及15日,在广东省东江流域职务考察,了解东深供水系统的运作,及广东省当局为确保供港东江水水质所采取的措施。

昨日在一电台节目中,立法会东江流域考察团副团长黄碧云表示,今次考察安排比较偏重在供水量方面的工作,水质方面没机会深入了解当地的指标如何执行,也没机会见卫生部门。她很关注当地污水处理问题,但没参观污水处理厂,希望下次有机会。

自2006年起,港府与广东省签订协议,以“统包总额”方式买东江水,每年向广东省支付固定水价款额,每年最终供水量11亿立方米,降至8.2亿立方米。但协议实施以来至,每年香港均不会用尽8.2亿的限额,其中2013年由于本港降雨量增多,有2.08亿立方米东江水未用尽。同时,香港水塘为接收东江水浪费不少水源,据前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表示,本港水塘2006至2012年间,平均每年依然满泻约3,000万立方米,以2010年水价计算,即共把6.9亿元倒落海。
弹性供水无助节省开支

黄碧云批评,协议是不平等条约,她赞成东江水改为按量收费,认为有需要修订合约。2017年合约是以47亿多购买8.2亿立方米,她指目前以弹性供水方式可以节省水,但节省不了费用,“因为统包制8亿2千万立方米,无论如何都要付全额。但实际上是否用了那么多,过去十年只有一年用了九成多,8亿多的上限,但大多数时间只用了八成多,譬如过去一年只用了75%。”

她强调香港每年要多花几亿元买水,变相浪费了数亿元公帑。她又说,现时大陆供港水费为每立方米水约5元,较东莞和深圳约1元高得十分不合理。又指目前弹性供水但不是弹性付费,担心每年都要付这么多钱,令政府不需要提醒市民节省用水。

同行研究东江水的香港愿景计划高级研究员罗祥国指,今次考察团看到东江水供水系统相当完善,令他大开眼界。他也认为统包制可以改善,他指统包制是2006年才开始,之前仍是按量计算收费。邻近的深圳和东莞也是按量收费,很多市民都关注是否多付费及浪费水。他建议,将购买东江水的合约改成按量收费,另外付款保障供水。亦可参照港铁票价可加可减机制,以大陆和香港的工资及物价变动率,计算价格调整。◇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广东反污染上千民众再游行 镇压文件被曝光(组图)
广东惠州数千人再游行  拒垃圾焚烧厂(组图)
林忌:东江水真相──政府传媒联手卖港
林忌:东江水“血浓于水”的大骗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