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战争内幕(上) 中共讳谈麦克马洪线

文:唐文

人气 16364

【大纪元2017年06月12日讯】中华民国一直拒绝承认将传统上西藏拥有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进印度的“麦克马洪线”,但中共建政后,讳谈“麦克马洪线”,纵容印度对西藏地区的侵略扩张,终成边境危机。

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仅一个月,中方军队军事大胜,收复几乎所有9万平方公里失地。但11月22日,中共当局却单方面无条件停火、无条件交还缴获物资和战俘;不仅放弃所有已收复的失地,还自麦克马洪线后撤20公里。这一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之举,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中华民国拒不承认“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McMahon Line)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处,大致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独龙江东南的伊素拉希山口,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去。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

1913年10月,西藏、英国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三方会谈。西藏的立场是要求承认和保证其完全完整的独立地位,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则坚持西藏是中华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求拥有西藏的外交和国防权利,以及一定程度的地方行政权利。英国则以划分外藏和内藏的方案进行调和,并据此达成了一个三方协议,但中华民国政府最终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拒绝承认英藏双方签订的任何条约和协议,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单方面地将部分西藏领土划归印度。

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后,也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1947年,当刚独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馆时,国民政府也对印度代办明确表示不承认“麦克马洪线”。

中华民国拒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资料图片)
中华民国拒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资料图片)

中共讳谈“麦克马洪线” 纵容印度侵略扩张

1949年中共政权成立后,执行反美意识形态外交,一切以反美为重。当时中共对印度的政策是:内部打招呼不承认麦线,但这个态度不公开,尤其不对印度公开,也不向印度提出这一问题。

新成立的印度利用中共政权对自己的依重,完成了当年英国人也未能实现的领土扩张。英印统治期间,虽然公布了麦克马洪线为边界,但是英国人也仅仅在极个别地区,试探性地侵入门隅和下察隅地区,不敢放胆占领。1950年初,印度军队则大胆越过西山口进军达旺,到1954年印军完全控制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印度政府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

对于印度人所干的这一切,中共政权按照既定方针始终保持沉默。在50年代初两国政府进行的历次交涉磋商中,印度也不提出这一巨大的领土问题,双方似乎有默契,好像“麦克马洪线”并不存在。甚至在1954年两国签署关于西藏问题的政府协议时也未谈及此问题。中共总理周恩来两次访印,印度总理尼赫鲁一次访华,中共方面没有任何人对印度的非法入侵提出过异议、抗议和交涉。这也构成国际交往史上一大奇观。

后来当中共提出谈判领土问题时,印度总理尼赫鲁坚决给予拒绝。尼赫鲁早在中印总理会见前,就从缅甸得到了消息:中共已经接受了麦克马洪线作为中缅两国的西段边界。另外由于中共政府对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一向表现出的漠然态度,尼赫鲁明确对周恩来表示,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是印度领土,而领土问题是不容谈判的,要谈就谈中国把阿克赛钦归还印度。

尼赫鲁说:“当你有机会提出异议和要求而未提出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要求”。

按外交惯例,一个政府可以通过公开声明、抗议、外交照会、会谈等等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地图只能是补充和非正式的方式,其作用和效力非常有限。当印军占领门隅-洛隅-下察隅近10年后,中共政权才正式提出了不承认“麦克马洪线”,这使中国在领土交涉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

1959年3月,中共武装镇压西藏抗暴运动,达赖喇嘛逃亡印度。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印度政府并且对中国新疆的阿克赛钦提出领土要求,要求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

(未完待续;下接:中印边界战争内幕 中国胜而不利(中)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网文】毛泽东在中印战争中的“大头症”
50年前一战 印度对中共戒备至今
盘点中共出卖割让的大片国土
美智库:印巴核冲突关键在中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