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家6人食海鳗中毒 毒素比河豚强百倍

人气 1811

【大纪元2017年09月28日讯】9月24日晚,广东珠海市民黄先生一家6人吃了在水产市场买回来的海鳗后,相继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他们原以为只是普通的急性肠胃炎,结果医生告知,他们是雪卡毒素中毒,这种毒素比河豚还要强百倍,严重可能致死。

据大陆媒体报导,黄先生告诉陆媒记者,9月24日,他在市场上购买了两斤海鳗,当晚就焖着吃了。吃完饭几个小时后,家人便陆续出现了上吐下泻、关节疼痛和身体发麻等身体不适症状,随后他们被送往医院。他的妻子因吃了大块鱼腩,情况最严重,被送到重症监护室观察。

经医生检查确认,黄先生一家很可能是雪卡毒素中毒,而这种毒素的来源极大可能是他们当晚食用的海鳗。

据了解,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神经毒素,由有毒藻类产生。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摄入了有毒藻类或其它浮游生物后,雪卡毒素便积蓄在体内,并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体积越大的鱼类聚集的毒素也越多,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最为高。

雪卡毒素的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100倍。人一旦食用后即会引起严重食物中毒,会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等症状。如果鱼肉中所含的毒性较高时,食用200克即可致死。高温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目前该毒素尚无特效解药。

据悉,含雪卡毒素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广东、南海诸岛等地。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

医生提醒道,民众因尽量避免在三四月份食用珊瑚鱼,并避免进食1.5公斤以上的深海珊瑚鱼以及此种鱼类的头和内脏。外购的珊瑚鱼等深海鱼类最好放养15天左右再进食,可减少中毒机会。此外,曾有雪卡毒素中毒的人在三至六个月内应避免食用海鱼。

责任编辑:徐亦扬

相关新闻
中国东南沿海进入海鲜中毒高发期
哪类海鲜最易携带病毒
没吃到河鲀 竟然还中毒
剧毒织纹螺现身厦门海鲜市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