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福原国小推食农教育 了解农业珍惜食物

福原国小多年前推广食农教育。(施芝吟/大纪元)

人气: 9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10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报导)福原国小自8年前开始与周边社区合作,由农民指导学生种田,借着种稻体验,了解在地经济作物,引领小朋友体验从农场到餐桌的食育过程。

 
福原国小推食农教育 了解农业珍惜食物(施芝吟/大纪元)
农委会主位林聪贤、农粮署长胡忠一等人,前往池上乡福原国小视察4章1Q政策推行成效,并邀请名厨詹姆士使用在地认证4章1Q食材,为学童料理4道营养午餐,许多小朋友吃得相当开心。
农委会主位林聪贤、农粮署长胡忠一等人,前往池上乡福原国小视察4章1Q政策推行成效,并邀请名厨詹姆士使用在地认证4章1Q食材,为学童料理4道营养午餐,许多小朋友吃得相当开心。(施芝吟/大纪元)

福原国小校长林宜茂说,食农教育从日本发源,早期农业社会珍惜感恩,但如今已慢慢淡薄,期盼透过教育唤醒孩子对食物珍惜,对土地的友善。四章一Q是从上而下的政策,也是对食材安全的把关,教孩子什么是安全食材,让孩子了解四章ㄧQ,可以安心购买,在地食材如要安全,也要从教育开始,而不是仅靠政府。

他强调,食农教育分为食育、农育,池上有米乡之称,因此以米为主轴,从低年级无感教育出发,味觉、触觉、嗅觉、视觉,进一步认识米;三年级到米工厂参观,稻谷经过哪些程序才会变成白米,五六年级则从育苗到收割、包装,都会参与,该校参与美籍英语教学助理计划(ETA Program),借此让学生透过国际语言销售池上米。

林宜茂表示,池上乡农会、池上乡公所、农粮署等提供资源给福原国小,不然仅依靠学校是没有办法完成,教育部政策也是,因为教育内容很多,食农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在课程外,寒暑假带着孩子藉由食农教育去体验。

他提到,民国96年福原国小开始食农教育, 103年开始种植稻米,供全校师生吃;稻米延伸的产品如米贝果、米乖乖、米冰淇淋、米蛋糕也安排课程让学生制作;去年稻米获得有机认证,98箱米都贩售完毕。学校推广食农教育,很多学生志愿都是要当农民,甚至有学生说不离开池上,要留在池上尽一份心力。

为让福原国小学童更了解珍惜食物,了解食材、土地与环境的关联,农委会农粮署邀请型男主厨詹姆士到学校大展厨艺,利用在地食材,为学生设计营养午餐菜单,并在教室内现场烹饪。

名主厨詹姆士亲自使用池上乡在地认证4章1Q食材,为福原国小学童料理4道营养午餐。
名主厨詹姆士亲自使用池上乡在地认证4章1Q食材,为福原国小学童料理4道营养午餐。(施芝吟/大纪元)

詹姆士与学生热情互动,手也不停地处理食材,也请学生充当小帮手帮忙打蛋,闲谈之间,橄榄油与蒜末、番茄拌炒的气味,让教室瞬间香气四溢,颇受学生喜爱的红酱番茄烩蛋几分钟内完成,詹姆士也提醒学生多选用在地当季食材有助节能减碳。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