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古迹被“假冒” 学者叹中华文化不再

人气 4251

【大纪元2018年0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汉、周慧心采访报导)节假日是亲朋好友结伴旅游的好日子,但大陆许多景点被批“名不符实”,一些承载历史的名胜古迹,其文化内涵不再,建筑不伦不类。旅加华裔作家盛雪表示,中华文化将随着古迹的烟灭而消失,这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出自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其绝美的诗句使寒山寺闻名大江南北,不少人慕名而去却悻悻而归。游客指出:景观普通,门票却价值不斐。

寒山寺平时门票为20元人民币,12月31日则是380元。进入后还会分区收费,就连上钟楼参观,也要额外付费。

同样因诗词而闻名的还有黄鹤楼,前有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有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因此被列为江南三大名楼,堪称拥有天下绝境。

但是现在人们所见到的黄鹤楼其实是搬迁品,旧址已经全部消失,如今的黄鹤楼是于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内设电梯,古风古韵早已无存。有游客称,与“我们随便奔哪个商业大楼楼顶没什么区别”。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也被多次重建,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建了电梯。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能留在人们心中发挥想像了。此外,丽江古城、河南嵩山少林寺、湖南凤凰古城、天涯海角也遭到点名批评。

独立中文笔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朱欣欣对大纪元记者说,“各个地方政府部门操控这些旅游资源,把旅游点当作谋取地方利益的摇钱树,任何事情它都首先从利益、金钱来考虑,没有回归景点应有的属性。”

据中央社报导,云南古城丽江被指商业化严重,早年文艺青年聚集的艺文气息逐渐丧失,近年被许多负面新闻缠绕,包括景区欺客情况严重、计程车普遍不照表出行、餐饮场所价格虚高等。

对此旅加华裔作家盛雪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共产文化在中国社会全面的渗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的替代和清洗;

二、在共产文化的影响之下,全社会都有一种媚权、媚俗的心理趋势;

三、中国景点的商业化,不仅仅是商业化,而是包括了虚假、欺诈等行为。

她对大纪元记者说:“金钱的去向不明,景点背后的这种官权勾结,有很多的景点背后存在着权力垄断,而不是简单的商业化问题。”

盛雪表示,中国很多的名山古刹,涉及到宗教信仰,现在都是由中共所谓的党委在管理,“那么当然它就不可能再保有原来的那种信仰、文化、历史以及内涵。”她说:“现在民众还有这种感觉,时间长了之后,可能民众连这种感觉都没了,因为越来越少的人知道古迹原本的内涵、原本展现的风采。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

英国《卫报》曾披露,在1982年文物清单中发现,中国约有30,995个古迹已经消失。

官媒《人民网》2016年引述业内人士的话说,大陆各类历史文化建筑,70%的破坏是在所谓的“修复”中造成的。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后大陆被破坏的文物古迹,多数是遭人为破坏。

盛雪认为,中共就是以破坏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它毁掉了承载传统文化的文字、文物、古迹,甚至利用传统文化的外衣,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党文化替代掉。

“(党文化)在人的心灵上、行为上、语言上等等都在起作用。”她说:“在代表了古典文化的这些景点,这些传承了多少年的、有着浓郁的历史沉淀的、有着很多文化内涵的、有着很多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这些古迹,都变成了凸显媚权、媚俗、媚钱的场所。其实它仍然是共产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史求真 :“文化大革命”实乃“暴力大破坏”
史留香:疯狂的“破四旧”
情侣不听劝在长城乱刻 被网民拍照曝光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21) 西游仙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