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纽约华文作协举办“文学四讲”

纽约华文作家协会宣布将于五月、六月举办四场讲座,研讨一百年前白话文运动。 (林丹/大纪元)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04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丹纽约报导)今年是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白话文运动”一百周年,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李秀臻23日宣布,该会将在五月、六月与法拉盛图书馆联合举办“文学四讲”系列活动,予以研讨,共办四场,时间均在周六下午2点。

5月4日将由原《今天》文学刊物编辑室主任王渝主讲《替百年新诗把脉——走进他们的诗心诗情诗意》;5月11日由世界华文作家协会荣誉副总会长、华文作家赵淑侠主讲《华文小说百年沧桑》;6月15日由前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宣树铮主讲《漫谈五四以来的新文学》;6月22日由法拉盛图书馆副馆长邱辛晔主讲《现代散文-历史的渊源和海外华裔作家的写作》。地点均在法拉盛图书馆三楼。

邱辛晔表示,这是在海外没有政治压力也不需要政治正确的环境下,予以研讨“五四”及白话文运动。他表示,五四运动是对中国传统激烈的“反动”,是践踏、摧残,对后来的中国社会造成了太多的负面影响,后人的苦难与当时的激进有关;对于“五四”应该反省,而不是赞美。

届时邱辛晔将主讲现代散文的历史渊源和海外华裔作家的写作。他认为,在海外传承了真正“文”的精神的,有三位散文大家——木心、王鼎钧、张宗子,“在他们的文字中,看到中国文化、古文(古代文学、文字)的传承是多么的重要。”

邱辛晔说,届时他将分析这三位“文章大家”的作品,“来看看文章应该怎么写,怎么样做到对文字的尊重。”他说,那些写“口语诗”写得好的,皆是有古文根底的人;文字和口语历来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口语和书面文,有很大区别,但也并存,“文字是语言思维精华的体现,所以对文字应该有很大的敬畏。”◇

责任编辑:家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