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逾10家银行未出财报 隐形未爆弹?

人气 4401

【大纪元2019年06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周心鉴报导)以“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由,中共政府自5月24日开始接管内蒙古地方银行“包商银行”一年,这是大陆二十多年来的首次,反映了大陆经济的崩溃初露端倪。目前,还有十多家银行财报出不来,引发外界担忧。

包商银行引发的风险

数据机构路孚特(Refinitiv)的资料显示,包商银行目前未清偿债务共206笔,总值738.3亿元(人民币,下同)。

对于包商银行被接管的消息,目前正在台湾访问、受邀将就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战发表演讲的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席教授谢田对大纪元记者表示,包商银行的例子,可能是中国地方银行坏帐破灭、金融体系进入大面积破产的冰山一角,整体金融机构的形式相当危险。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评论,这种被国家相关机构接管的情况很少见。中国经济放缓和巨额债务即将到期,已使得农村地区和小城市的小型银行的财务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另一方面,包商银行的信用评级从2015年以来就从未调整过,自2017年以来,包商银行就再也没有公布过财报。

根据大陆相关规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债券发行人,在金融债券存续期间,应于每年4月30日前披露前上一年度财务报告。而因特殊原因,发行人无法按时披露以上信息的,应向投资者披露延期公告说明。

18家银行年报无影踪

《证券日报》5月17日报导,据中国货币网披露的信息发现,仍有部分银行未按规定如期披露年报。当时(截至5月17日),共有18家银行今年尚未公布任何财报,但发布了延期披露的公告。

上述银行中,既有股份制银行也有城商行和农商行,也不乏“知名”银行的身影,其中包括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恒丰银行,该行不但2018年年报将延期披露,其2017年年报至今仍无影踪。

“中小银行爆雷不可避免”

旅美经济评论人士秦鹏6月3日对大纪元记者表示,大陆中小银行爆雷或是不可避免的。

秦鹏说:“地方银行的特点是融资成本高,很大比例靠央行不保兑现的理财产品和同业拆借转动,而投放渠道也有问题,高风险的小微企业比例更高,现在更受到央行定向降准的提高风险的影响,未来更多出问题不可避免。此外,地方银行的大股东挪用、侵占、地方官员干预贷款现象更严重,也导致了风险更大。”

这代表中国地方银行业仍有多枚“未爆弹”,而这种预测不是空穴来风,中国财经官媒《券商中国》5月29日披露,金融官员表示许多地方银行面临“严重的信用风险”且处于“技术破产的边缘”,需“逐步清理退出市场”;不过该篇文章疑似受到中共的封杀,目前已看不到。

中国风险管理公司“百融”执行长张韶峰向“路透”披露,已有3间地方银行坏帐比率已高达20%至30%,而请求百融援助,张韶峰甚至直言:“目前情势对小型银行而言很艰难”。

商界人士陈宇翔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这是第一个回合,这些小银行,基本上都顶不住,不注资就不行了。中国叫做监管啊,但实际上就是破产,它是尽量回避‘破产’那两个字。”

商界人士文丽也表示,农商行和城商行多是原信用社系统,人员和运营一直有问题。但过去经济上行所带来的资金流量掩盖了问题,但随着经济下行,所有的问题都会爆发。她认为,政府会以20年前处理四大国有银行坏帐的方法,处理此次金融风险,即把坏帐转嫁到全民头上。

谢田说:“中共去年开始的六个稳定中,有稳金融、稳预期,看来目前的局势已经失控,中共已经稳定无门、稳定无力、稳定不成了。如果目前的状况继续恶化,中共除了封锁讯息、防止挤兑之外,可能不得不以更大的速度放水转移危机给全中国人民。大面额人民币钞票的出台,通货膨胀恶化,甚至出现通货飞涨,都非常有可能发生了。”

秦鹏说:“现在随着贸易战升级,企业破产、失业潮会加剧,未来(大陆)经济会出更大问题。”#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包商银行“坏帐太多”被接管 大陆首家
任重:包商银行被接管 大陆银行倒闭潮将至
金言:包商银行—给中国金融业报丧的银行?
报导更多银行技术性破产 陆媒被迫删文道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