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全球化潮流 台湾有优势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9日讯】国际知名的知识经济大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教授莱斯特‧梭罗于前天专程飞抵台湾,将正式向总统陈水扁简报“MIT亚洲企业家发展中心”(Asia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Center, AEDC)之相关事宜,并在今日的企业全球化经营策略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

  梭罗昨日接受中国时报报专访时指出,虽然历经重大事件的连续冲击,全球化时代(Era of Globalization)仍运行如一,但部分不适应这种变迁的国家或机构组织,也已露出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他表示,台湾向来就在全球化趋势之中,因此才会跟着全世界的经济情势上下波动,为确定往后在全球化的地位,台湾应该在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上,强化人才培训、彰显创新在产业上的效益。

  梭罗专研国际经济、总体经济、公共财务及所得分配,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领域,堪称当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者之一。他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美国国家人力政策委员会总统指定委员,以及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也是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以下是记者专访部分内容:

  记者问:虽然景气已经确定脱离谷底,可是主要产业的全球前景仍混沌不明,你认为真正的复苏会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出现吗?

  梭罗答: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经济走势,由于去年下挫实在太重、太快,因此想要找出立即复苏之道确有其困难,包括英特尔在内的许多国际大公司,曾表明至今年底、明年初才可能看到复苏。近来有些经济数据出现乐观表现,例如库存量持续减低,让大家感觉到仿佛复苏已经到来,但我个人认为,那还谈不上一叶知秋的程度。

  基本上,景气总是会复苏,除了许多经济预测的时间点外,现阶段还要观察,将会走出什么样的复苏?欧元在上路后再度走软,日本的经济成长还是负数,企业的营运也不像是为了荣景而准备,我看美国的失业率在突破六%后还会继续上升,综合这些情况,即使景气开始复苏,也不会是强而有力的复苏。

  问:九一一事件后,全球化一再被拿出来讨论,你是如何看待它的?

  答:即使发生九一一事件,全球化的本质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也没有出现新的观察准则。全球化一如当年的产业改革,有些国家在过程中被淘汰出局,有些国家就此冒出头,像阿根廷、印尼如今就被踢出去了。这些被驱离在全球化之外的国家,并不是基于政治因素,而是简单到没有任何人士或国家想要和他们作生意,因此,很快就被排除在全球经济之外。九一一事件是政治问题,虽然它造成三百四十亿美元的损失,但相较于全美生产毛额达十一兆美元,实在渺小,所以全球化不会因此而寿终正寝。

  问:但至少重大事件让世人想起寻求全球化的新模式,不是吗?

  答:对。全球化现正从结构上改变,先打破部分的旧作法,进而更强化、更巩固。例如,现在要在商业上发展,就要拥有技术本位的优势。以柯达公司为例,若要在数位影像时代取得地位,就必须把在影片世代的皇冠收起来,把新技术融合进来,否则不可能赚到钱。而美国大卖场Kmart的个案,若换成一九九一年的萧条,一定早早就破产了,可是在营运作法改变下,该公司仍能抵挡景气衰退好一阵子,就是因为他们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尝试改变本身的结构,这些经验都值得台湾在面对全球化时多加参考。

  问: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的现阶段趋势,掌握创新与自有品牌是必要因素,台湾该如何与竞争国家同中求异、峥嵘脱颖?

  答:在新兴工业国家中,只有南韩把自有品牌的目标做到,但要创造出如三星、金星的全球品牌,以美籍跨国企业的投资金额,一般来说至少要放数十亿美元在广告上,每年再花上三亿元以维持知名度,这些不是台湾能够做得来的。然而,创新部分则相对简单多了。它可以先从仿制技术、改善生产速度开始,进而稍微调整外型、功能等,久而久之就建立起“改善的基础”了,台湾在这部分的优势一直持续在发生,而且是亚洲国家中发展最好的,现在就是要继续在这个方向努力下去,没有太多的选择了。

  就我观察,台湾拥有非常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从社会本质、文化倾向、个人态度等,都相当突出。然而,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它彰显出来,所以我希望能和本地的大学合作,成立一个相关的发展中心,从学术界与产业界着力,找出落实在经济效益上的方式。

  问:台湾身处一如三明治的尴尬角色,经济成长不如中国大陆、研发又追不上美国,如今何能找出新定位?

  答:台湾的基本优势在于把新产品快速地大量制造,转化为市场上的商品,像个人电脑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你们担心现在类似的生产线都移到大陆去了,可是既是所谓优势,在科技快速发展下,势必会从一种产品移转到另一种产品,加上商品化所讲求的就是成本降低,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总是会在某地结束,因此移转出去才是正确的,只要台湾能够跟紧全球的律动,一起学习、进步就对了。

  此外,我不认为中国大陆的经济成长非常健全,成长率也不是真的达到八%,这从紧临着它的香港,同一时期还会出现负成长可以看出。中国的高度经济成长只限于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但那只占大陆人口二○%。从八○年代后期经改开放至今,全力冲刺的结果也不过今天的局面,若要和台湾相比拟,接下来还有十年想要有同样的表现,那可是一项大考验。

  中国大陆市场是开放了,虽然基于政治因素而限制部分产业跨海投资,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台商不去大陆发展半导体产业,还是会有其他国家的相仿业者会进去。如今台湾唯有跟紧全球化的步伐,内部则应继续强化教育与人才的训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世界经济论坛 特选纽约开会 (1/29/2002)    
  • 世界经济论坛 今年移师纽约 (1/28/2002)    
  • 世界贫富悬殊现象日趋严重 (1/20/2002)    
  • 世界贫富分化严重加剧 (1/20/2002)    
  • 中共视媒体为宣传思想国家控制工具 拒外投资 (1/17/2002)    
  •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分析师:三大风暴将改写经济史 (1/9/2002)    
  • 日本拟设FBI打击科技罪犯 (1/4/2002)    
  • 中共看欧元 政治意义大于经济 (1/3/2002)    
  • 吕秀莲:台湾加入WTO应是全球化而非大陆化 (1/2/2002)    
  • 全球化的大都市崛起 (1/1/2002)    
  • 吕副总统:台湾加入WTO后两岸应挥别统独争辩 (12/31/2001)    
  • 911扑不灭求学者热情 中国留学人数将持续走高 (12/29/2001)    
  • 中国深圳惊现叫花子配手机高潮 (12/16/2001)    
  • 吕秀莲吁台海两岸扬弃统独用词 (12/6/2001)    
  • 曹长青: 大江健三郎的左派盲目症(下) (12/1/2001)    
  • 贺卫方谈“法律制度全球化──百年未竟的事业” (12/1/2001)    
  • 朱镕基伤脑筋 (11/25/2001)    
  • 克林顿哈佛演讲:地球是她所有子民共同的家园 (11/25/2001)    
  • 评论: 加入WTO是转机不是危机 (11/24/2001)
  • 相关新闻
    吕秀莲:台湾加入WTO应是全球化而非大陆化
    中共看欧元 政治意义大于经济
    日本拟设FBI打击科技罪犯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分析师:三大风暴将改写经济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