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银鱼神秘失踪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21日讯】刚刚获得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的千岛湖银鱼,前不久却突然消失。这个全国最大银鱼生产基地的银鱼到底跑到哪里去了?水产专家和渔民众说纷纭,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钱江晚报20日报道,拥有80万亩水面的千岛湖是全国最大的人工淡水鱼库。这里原来没有银鱼,1991年,淳安县开始从太湖引进银鱼卵,连续3年投放银鱼苗60万尾。至1998年,银鱼产量达到1078吨,产值1600多万元。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千岛湖银鱼备受上海、杭州等城市市民青睐,而且出口日本等国家。抓捕银鱼成为淳安发展效益农业的一个新亮点,许多渔民捕银鱼一个月就能赚上万元,真可谓“一条小银鱼,致富千万家”。
  
由于捕银鱼是在夜晚用灯光诱捕,每到捕银鱼季节,千岛湖数千条船只布满湖上,万家灯火,人欢鱼跃,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然而,到去年年底,银鱼却突然失踪。当年12月6日,淳安县1000多名渔民像往年一样开捕银鱼,但连续2个晚上都难见银鱼,最多的一晚只捕到几公斤,这与往年一晚最多能捕200多公斤的情况形成了强烈反差。本来计划要捕一个月的银鱼,结果到第三天,县水产局就鸣锣收兵,上千捕捞户的发财梦成了泡影。
  
银鱼为何突然消失?科技人员和渔民有着多种看法——

水质太好说

部分科技人员认为,近年来,淳安县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千岛湖水质,使千岛湖一级水体的水域由原来的五分之三上升到六分之五,水体透明度由原来的平均7米上升到10米,加上去年雨水不多,进入千岛湖的水量不大,湖中的浮游生物越来越少,银鱼的主要饵料严重不足,以致整个湖区银鱼密度低,数量少,难以集群。但另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水质太好造成银鱼的饵料不足,对银鱼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使银鱼突然消失。2000年雨水还不如去年多,水位也更低,但照样捕到了100多吨银鱼,只不过银鱼瘦一点罢了。

封库禁渔说

有人认为,淳安县为了保护千岛湖水质和渔业资源,从1999年起对大半个千岛湖水域进行封库禁渔,在这期间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共向千岛湖投放216吨计3609万尾花白鲢,这些花白鲢的饵料与银鱼相同,但竞争饵料能力强于银鱼。此外,千岛湖3年封库禁渔后,凶猛野杂鱼资源得以迅速恢复,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银鱼往往成为肉食性鱼类的口中食。
  
但另有人认为,以上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千岛湖投放花白鲢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凶猛鱼类原来也很多,虽然近年数量有所增加,也不至于去年就突然把银鱼吃得精光。

捕捞时机说

有人认为,千岛湖每年银鱼开捕时间都定在11月8日至12月8日,去年却推迟到12月6日才开捕。而银鱼寿命仅为一年,产卵后就自然死亡,可能是由于气候水温等方面的原因,使银鱼提前成熟产卵,由于在此之后才开捕,当然就捕不到银鱼了。
  
目前,淳安县正利用库存的银鱼进行人工繁殖,对银鱼产卵的水域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加大监测和试捕力度,及时掌握银鱼生长情况。但是,因对银鱼消失的原因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这些措施是否有效还不得而知。当地政府和群众希望有关专家提供帮助,找出千岛湖银鱼突然消失的真正谜底。(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世界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登场 剑指中共
英国对华销售军备相关物品 专家示警
大陆凶案频发 广西一小区保安因争执杀害两人
徐客:中共军中人事再塌方 释三个负面效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