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陆“买”名校的硕士学位

人气 116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6日讯】这年头,只要你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包括以前必须寒窗苦读才能拿到的大学研究所文凭。

近年来,虽然两岸三通的问题在政治层面的考量下迟迟未能解决,但是却挡不住台湾一股西进求学的热潮,脑筋动得快的商人,不仅做起了中介的生意,还提供各种“买学位”的管道,到底拿大陆学位有什么好处?怎么买?行情多少?如果依循正常管道,该如何才能求得一张毕业证书?这一次,本刊特地企画制作“到大陆买学位”的专题,揭开透过特殊管道买大陆学位的神秘面纱。(图﹕大陆目前掀起一阵在职进修风潮。)

自1999年起,被授权为台湾唯一的大陆留学考试报名单位的夏潮联合会,联合会研究员钟荣峰观察,目前想到大陆求学的以社会人士居多,社会人士与学生的比例大概在六比四之间。钟荣峰说,其实到大陆念书的社会人士,除了着眼于文凭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能借此打入大陆的官方高层,能够“直达天听”。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事实上,彼岸目前也掀起一阵在职进修风潮。改革开放后,近年来,中共领导官员一提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问题,总是开口闭口提及他们的部门里有多少硕士、博士,把学历和文凭当成衡量干部提升素质的主要标准;就连军队里,都要求官兵要升等,必须拥有某些特定的学历。在这样的情况下,念在职进修班取得文凭,成了大陆的“官方全民运动”。

包括上海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甚至是你可能从没有听过的内蒙古大学、新疆财经学院,都已经在陆续开办所谓的在职进修硕士班,招收这些已经在社会上打滚好一阵子的各阶层人士。因此许多来自台湾的社会人士,就是希望藉由同学间认识大陆、累积人脉,好在将来到大陆发展的日子里能“人脉通金脉”,做起事情来更方便些。

钟荣峰观察,现在社会人士到大陆拿学位,以专业人士居多,像会计师、律师,多半是因应未来两岸三通在财经法律上的需求,因此希望到大陆搞人脉、拿文凭。近一年来,有两种职业的人士到大陆求学的比率激增,一种是建筑师,另外一种,则是大家想都想不到的“技职学院与高中职教师”。尤其是设有建筑系的成功大学、淡江大学、逢甲大学,更是由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带队,整批到大陆考研究所。

钟荣峰解释道,由于目前台湾房地产并不景气,,建筑系的学生因此希望到大陆另辟战场,藉由念书的方式先认识当地人士,结交人脉。至于技职学院的教师,则是因为今年台湾加入WTO,往后许多欧美名校都将以来台设分校的方式招揽学生,对技职体系影响相当大,所以这些老师也必须赶鸭子上架,求得更进一步的知识,但欧美留学所费不赀,大陆自然就成为首选。

英文考试无捷径

不过,大陆的研究所却非想像中的好考,因为“英文太难了”,一位曾经赴考的考生坦言。基本上,要进入大陆的研究所就读,都得通过一种类似英文全国大会考的英语鉴定。如果你想挤进北大、复旦、清华等名校,你的英文程度必须有大陆英文六级,相当于托福600分以上的实力,其他的专业科目虽然可以透过事先找教授等各种方式“混过去”,唯独这种英文考试,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有捷径可以走的。

既然如此困难,当然就有业者动起歪脑筋,和彼岸的学校“合作”,提供想到大陆拿文凭的社会人士一个“包中”的管道。立法委员张清芳国会办公室指出,目前台湾就有不少业者号称可以协助消费者拿到北大、复旦等名校的入学许可,甚至代写论文,最后拿到一张号称如假包换的毕业证书。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立委张清芳国会办公室指出,目前这些业者买学位的费用都有统一行情,大多在新台币65万元上下,65万包括酬金、交际费、考题费、捐献金等等,并不包含学杂费及生活费在内。这些业者号称,只要消费者出得起这些费用,业者就能神通广大的让消费者顺利取得名校的入学许可。

尤有甚者,如果消费者必须在台湾工作,还有所谓的兼读制,不用一直待在大陆,只要与教授约好时间,约定一学期去多少天(通常是一星期),即可不用修学分,甚至不用写论文,就可以在正常修业期满后拿到学位。不过,这些业者到底说的是真是假,因为并没有人出面证实,因此也就无法进一步查证是否属实。

前十大名校硕士50万(台币)搞定

虽然如此,但本刊还是透过特殊管道,专访到一名真的“买到”大陆前十大名校硕士学位的王先生现身说法。在他的个案里,他并非透过坊间的代办业者取得这样的入学许可和学位,而是透过特殊管道和这所名校的教授先行取得联系,双方议定好所谓的“合作模式”,然后才开始这段“买学位”的过程。

依照王先生的说法是,他和他的同学们透过台湾学校的教授关系,与这所名校的教授取得联系,然后再向对方探寻有无与他们一群人合作的意愿,当然,先行的条件是这所学校必须有开办所谓的“在职专班”以及允许“兼读制”的存在,否则也无法透过这样的方式取得学历。

和教授约定好之后,王先生和他的同学们每学期只需要去大陆上一星期的课,另外,教授每学期也会来台湾一次,指导学生课程方面的问题。这样买学位的费用一年除了学费8万元新台币之外,另外还得负担教授来台期间的食衣住行加来回机票费用,平均一位同学负担8万元,总计三年念完,需要新台币约50多万元,就能“搞定一张硕士证书”,比起欧美其他国家留个学动辄百万计,真的是“俗又大碗”!

证书,竟然也有假的

不过,一定有人会质疑这张毕业证书的真伪。钟荣峰说,大陆的学历认证和台湾不一样,除了学校发的毕业证书之外,大陆的教育部还会另外发给一张证书,两张合在一起,才能算是拿到大陆国家认证的学位。不过王先生却斩钉截铁地说,他拿到的可是真材实料、如假包换的学历证明,也再次证明了中国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谚。

立委张清芳国会办公室指出,现在在北京的街头,随处都可以买到各大学的毕业证书,据了解,一张北大的毕业证书只要人民币50元,折合新台币不过200元,不过这当然是假的,但是现在在大陆,许多没本事、或是拿不出钱来的民众,都习惯用这种方式买张文凭安心,看来,文凭主义要在中国消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

港澳台人士有专属考题

如果依照正常管道报考,又需要准备哪些科目?好不好考?录取率高不高?钟荣峰说,现在才年中,就已经有555位透过夏潮联合会完成报名,预计今年的报名总数绝对会超过去年的数字。事实上,夏潮联合会自1999年开始代办以来,每年报考大陆研究所的人数都以倍数成长,这个潜力无穷的市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到大陆考研究所,每年接受报名的时间,都在十二月一整个月,四月考试,研究所考一科外语,二至三科专业科目;博士班则考一科外语,两科专业科目。

今年大陆为了招揽更多的港澳台学生,在学费上足足打了四折。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去年硕士班的学费一年2万7千元人民币(约折合新台币10万8千元),今年则降价到1万2千元人民币(约折合新台币4万8千元);在职班,也就是所谓的兼读制,去年学费一年要价2万8800元人民币(约折合新台币11万5200元),今年则只要人民币1万3千元(约折合新台币5万2千元),大大增加了台湾人到大陆拿学位的吸引力。

至于在考题方面,港澳台学生和大陆考的并不一样,难度不会太高,每年台湾学生赴考的录取比例在三成五左右,钟荣峰说,只要有准备的学生,都不会考得太差。

无论如何,我们并不鼓励大家用买卖的方式取得学位,毕竟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如果花了钱拿到学位,胸中还是无半点墨,相信对个人生涯规划还是存着某些遗憾。不过,如果连学位都可以买到,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买的了? (商业时代)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高级教师”原是文盲村妇
少数干部"混文凭" 危害远甚于"买文凭"
入主央视《东方时空》后消失 尹莉被假文凭闪了腰?
女大学生喜欢的男性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