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宣传水稻灾年可丰收 与公布受灾数据矛盾

人气 1401

【大纪元2020年08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北综合报道)8月18日,中共农业农村部发文宣称,中国水稻有望在灾年实现丰收。自6月以来,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和安徽等水稻主产区都是洪水重灾区,稻谷减产、绝产的消息不断。对于当局的“丰收”宣传,有民众表示,“也许真要存点粮食了。”

水稻主产区受灾严重

中共农业农村部所刊文章题为“今年南方洪涝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其分列了早稻、中稻和晚稻的生产情况,最后得出结论:虽然早稻、中稻和晚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强技术保障等,水稻同样可以在大灾之年获得丰收。

江西鄱阳县农民李先生在7月18日告诉大纪元,今年大水是全流域性的,江西产粮大县都遭到洪灾, “早稻基本绝收,一年一季的中稻这个时候是成长阶段,遇到洪水浸泡会大幅减产,也基本没什么希望。电视讲丰收是骗人的鬼话。”

资料显示,中国水稻的主要生长区域在南方,其中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陕西南部、河南信阳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华中稻作区),占中国水稻面积的67%;另外,位于云贵和青藏高原的西南水稻作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根据中共官媒消息,6月以来,大面积的水稻主产区多次、长时间遭受洪涝灾害侵袭。其中安徽省截止8月3日,农作物受灾面积237.8万亩,直接农业损失8.71亿元。

江西的南昌、景德镇、九江、上饶等10个设区市以及赣江新区共99个县从7月6日开始经历洪灾。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江西早稻受灾面积449.5万亩。7月19日的数据显示,早稻绝收面积达118.5万亩。

湖南省从6月22日以来遭强降雨袭击,截止7月4日,其14个市州、118个县市区和1,621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3.2万亩。

此外,四川省目前正饱受洪水肆虐,已于8月18日启动史上首次一级(最高级)防汛应急响应;湖北、江苏、上海和浙江等省市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早稻产量质量双降

按照播种和收获季节,水稻分为早、中、晚稻。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底5月初播种, 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在早稻收割后播种, 10中上旬收获。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7月20日发布水稻涝灾后管理技术相关通知,其中提及安徽全省双季早稻收获期较去年及常年均推迟7-10天;一些低洼地区的水稻内涝受淹、倒伏,出现受水淹没顶且无法排水的情况;大部分短时过水的也会受持续阴雨影响,出现灌浆受阻、倒伏、穗发芽情况。

据“中华粮网”7月31日消息,湖南岳阳部分地区的早稻今年单产大幅减产,且因为持续降雨,部分地块早稻受淹,新季早籼稻青粒多,籽粒不饱满,水分偏大,必须经过烘干,芽稻比例大增。

此外,新浪财经在7月9日报导,浙江奉化一种粮大户表示连续强降雨对他所种植的早稻影响很大,“不能及时开花、授粉、灌浆,导致结实率不高”,即使看上去没问题的稻穗,剥开一看好些都是中空。

另据新华网7月21日消息,浙江省江山市多地早稻被洪水淹没,病虫害多发,损失较大。江山市今年早稻种植面积7.35万亩,约有2.4万亩受灾。

虽然中国在2020年早稻扩种面积超过400万亩,但是“中华粮网”表示,从实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增幅有待商榷。

中晚稻收成不乐观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在7月下旬预计,遭遇洪灾的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五省稻谷将减产。洪灾发生时,早稻正值成熟收割期,晚稻处于播种期,洪灾会造成“早稻难收,晚稻难播”,稻谷产量质量下降。

江西政府网站7月21日发布“我省紧急布置灾区水稻抢收抢种工作”通告,称截止7月19日,全省中稻绝收72.2万亩,晚稻栽插进度也仅为46.1%(尤其是环鄱阳湖地区),是近年进度较慢的一年。

安徽官方7月20日表示,全省的中稻生育进程总体较去年推迟7天以上,还出现影响穗分化和小分蘖死亡。

由于洪灾来时,中稻正处在分蘖拔节期,部分稻穗因长期浸泡水中导致生长进程延后、有效穗数减少;而洪水没顶超过4天的面临20%以上的减产,超过10天可能导致绝收。

进入8月后,中共鲜少提及粮食受灾情况,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说,预计洪灾会严重影响今年秋季粮食产量。

秋粮占中国全年粮食产量的3/4左右,其中水稻(中稻和晚稻)又在秋粮中占比较大。

对于中共当局“水稻有望灾年实现丰收”的论调,大陆民众讽刺道,“现实魔幻主义”,“中国稻米旱涝保收”,“原来最近说的节约粮食是因为这个”。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张慧东:中共为何高调宣传节约粮食
袁斌:“怀念吃粮票的时代”传递了什么信息?
习批粮食浪费倡节约 专家:粮食早已现危机
社科院称5年后缺1.3亿吨粮 实际恐更严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