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曾宪荣团队获美国NCI奖助577万美元

人气 203

【大纪元2020年08月06日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药理系教授曾宪荣(Hsian‐Rong Tseng)和肝癌中心主任Vatche Agopian,以及西达赛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外科和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Sungyong You共同率领的研究团队,近期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奖助的为期五年的两笔研究经费,总计577万美元,未来将致力于开发两项无创奈米检验技术,分别用于肝癌早期诊断以及肝移植病人筛选。

来自台湾的曾宪荣表示,上周获得的297万美元研究奖助,将投入开发血液检验技术“EV Click Chips”。该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从血浆中提取肝癌细胞分泌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进而分析囊泡中的肝癌分子标记;只需一毫升的血液,这种新型检验技术就能在数小时内,灵敏地检测出早期肝癌,且有利于高危险肝硬化患者,能更频繁地接受检测,以辅助现行的肝脏超音波,以及甲型胎儿蛋白肝癌筛检方法。

Agopian说,每年全世界增加超过42,000个肝癌病例,与1980年相较,发生率大约增加了两倍。以死亡率而言,依据美国癌症协会的估计,每年有30,000人死于肝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大致是呈现上升趋势。不幸的是,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非早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UCLA与西达赛奈联合研究团队,将提供优越的转译医学环境,发展并验证这项肝癌外囊泡的奈米检验技术,以有效、精准的诊断早期肝癌。

今年4月份获得的280万美元奖助,曾宪荣说,这将用于筛选出最适合接受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使有限的器官捐赠,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有别于前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将提取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分析其中的肝癌蛋白及基因标记,据此预测肝移植后的肝癌复发概率。过去十五年,曾宪荣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研究院的连续奖助下,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的奈米魔鬼毡晶片(NanoVelcro Chip),用于侦测及提取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这项技术去年荣获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三大“Success Stories”。

Agopian进一步指出,目前临床上使用“米兰标准(Milan criteria)”作为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的准则,然而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中,高达20%的患者仍会复发,导致有限的肝脏器官捐赠,无法发挥最大的医疗价值。其次,有机会因肝移植而治愈的肝癌患者,可能因为不符合米兰标准,而丧失宝贵的治愈机会。因此,曾教授团队的检验技术,将提供更好的方法,辅助现行的临床标准,精准地筛选接受肝移植的病人。

曾宪荣深具信心地表示,这项获得577万美元的研究计划,整合了来自洛杉矶两个顶尖医学研究机构,包括UCLA与西达赛奈医学中心,凝聚了各项领域,二十多位研究人员的专长,横跨肝脏科、肿瘤科、病理科、生物资讯、生物统计、奈米材料及半导体晶片。五年之后,希望这两项无创奈米检验技术,对于肝癌诊断与治疗,能有长足深远的影响,造福肝癌病人。◇

责任编辑:李欣

相关新闻
捕捉癌细胞 台学者:有助个人化治疗
首届南加州台湾生技研讨会举行
经文处科技组主办青年创业论坛
UCLA教授回台母校演讲 透露考大学英文19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