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拿大二波疫情到底多凶?医护人员告诉你

温莎医院一线医护:每天都很紧张 不知明天会怎样

医院重症室已经改为只收治确诊患者,每天几乎满员,宛如无菌太空船,医护都全副武装,戴着N95口罩和眼罩。(Shutterstock)
人气: 7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01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报导)在加拿大二波中共病毒疫情中,越来越多一线医护发现,第二波疫情比第一波来势更凶。

CBC新闻1月18日对安省温莎医院(Windsor Regional Hospital)重症室(ICU)2个小时近距离实地采访,证实了这一点。

温莎医院ICU病房呼吸医师斯拉威克(Kaytie Slawik)女士透露,只要进ICU,都很难治,能否救治都很难说。所有重症患者,在上呼吸机前还能说话时,都会告诉医护,他们不想死亡,恳求医护尽力医治。

斯拉威克表示,作为医护,面对患者这样的恳求,他们都会百般安抚,承诺尽量救治,安慰他们不会有事。但医院ICU部门主管透露,无论怎么努力,总有40%重症患者抢救不了。

医院重症室已经改为只收治确诊患者,每天几乎满员,宛如无菌太空船,医护都全副武装,戴着N95口罩和眼罩。白色帆布将病房四面墙壁隔成额外负压病房。

医护人员在病房间穿梭,检查十多名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当职医生,忙着通过视频向家属更新病患病情最新进展,压力也很大。作为医护,也时刻担心自身被感染和传染给家人。

医院重症医疗副院长里德尔(Karen Riddell)女士说,目前第二波疫情和病毒大流行,对于他们医院来说,就像是一连串的连环车祸事故,收治一个患者,又来一个,似乎没个头。确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死亡的人越来越多。

作好最坏准备

安省数据显示,温莎医院自去年3月20日上报首个确诊病例以来截至本文发稿时间,当地共1.1万多人确诊,271人死亡,按人口算阳性确诊率全省第2高,仅次于皮尔区,染疫死亡率是除多伦多外全省最高的城市。

省府数据预测显示,温莎医院要做好更坏准备,收治更多重症确诊患者。里德尔说,重症医护团队得根据省模型预测数据扩建救治能力,目前ICU救治能力达到四百名重症患者救治要求,但省府模型预测未来得达到1000名患者救治能力。

医院重症病房注册护士索科特(Michelena Sockett)女士透露,她还记得去年重症室收治的首批确诊病患,是她有生以来见过的最严重的重病患者,她从未想过要看护这么严重的病患。现在第二波疫情又来了,又来了更多这样的重症患者。

由于在ICU病房要和病人直接接触,索科特要全副武装,制服、眼镜、靴子、防护衣、鞋套、护目镜、面罩和N95口罩等,里三层外三层裹的严严实实,加上病房也是全封闭,日常工作和行动起来,要看清东西、听清动响都很难。

周一当天,ICU重症病房15名重症病患中,有12人是上了呼吸机的病毒阳性确诊患者。空出的病床,是为急救预留。自12月以来,医院就禁止外人探访,病人没有亲友探视,病人床头自然没有鲜花、气球或毛绒玩具,部分区域显得空荡荡。这种环境下,病人感觉不到来自亲友的温馨,医护也十分沮丧,精神压力大。



永远没个头

好在是,许多病患最终都挺了过来,多少让索科特看到希望。数据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共120名确诊病患在温莎医院不治身亡,其中29人在过去2周内去世。

索科特透露,在ICU病房查看病患病情进展,要十分细心和仔细。完成一天工作脱下所有PPE后,也仍不轻松,从病房出来后要全身上下仔细擦拭和消毒,下班回家稍作休整后,又要赶回医院上班,感觉永远没个头。因为疫情日益严重,经常要加班,要照顾更多病人,让人感觉看不到头。

医院Met4楼原来是内部药物区,首波疫情爆发后就改为病毒阳性确诊患者收治区。过去用于收治慢性病患的病床,因确诊患者太多,也被改为专门收治染疫患者的调压病床。最近因确诊病患太多,为腾病床给重症患者,医院向萨尼亚和伦敦等附近城市医院转院一百多名病人。

将病人当家人

入职7年的护士何斯特(Jenn Hurst)女士也发现,最近这波疫情很凶猛,几天前,她的一名同事检测阳性,目前整个科室处于病毒暴发期,11名同事因接触确诊病人被感染。

作为护士,最难的是填补病人接受治疗期间,亲友探视受限造成的情感抚慰缺失和空白。(Shutterstock)

她说,作为护士,最难的是填补病人接受治疗期间,亲友探视受限造成的情感抚慰缺失和空白。对她来说,为刚见面的陌生病患提供亲人般的情感抚慰,压力很大。但作为护士,在这个特殊时期多承担一些职责也很重要,病人家属也会很感激,想到这一点也就觉得没什么。

她说,对于病人来说,她是个陌生人,突然走进他们的生活,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也令他们有些害怕,令他们自己也有些惶恐。

何斯特的楼层和重症病房比,相对更平静。护士们短暂休息时间,找个僻静角落聊聊天,精神有所放松,氛围稍微更轻松些。她说,病患病情稳定,同事们都非常小心,尽量保持楼层的平静。

她说,每天同事们都会互相问候,帮助纾解压力。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下班后还是会将一些工作压力带回家中。有时压力太大,下班回家后也排解不了,但一想到已尽了自己的全力,也就释然了。

每天都是未知数

温莎医院14年工龄的注册护士西古因(Tasia Seguin)说,今年是她护士职业生涯中最糟的一年,每天上班都充满焦虑,不知道当天会发生什么?是否有病患坏消息等着她打电话通知给家属?

她透露,每天确诊人数和住院人数上升,上班时只能想好的一面,才能给她继续努力的动力。能够为社区服务,她觉得非常荣幸和感激。

西古因和同事们都表示,许多人没有像她们一样亲眼见证,很难理解疫情对一个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有时他们尽力抢救,还是无力回天,只能手中拿着平板电脑,让家属通过视频告别临终亲人。这些都不是假的,是实实在在的,谁在场亲历都会伤心难过。

严阵以待

有病人病情恶化时,随时作出准备的医护团队会立即响应,有的给带着呼吸机的病人翻身检查(有时1名病人甚至需6人同时帮忙),有的在忙乱中记检查重点。里德尔说,这种情况下,医院还要尽量减少病房内的护士,尽量减少工作人员感染风险。

医院ICU医疗主任马卢斯(Natalie Malus)女士透露,去年首波疫情爆发后,医院有时会在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迹象时就上呼吸机,后来不再急着让病人上呼吸机,会观望一段时间等症状恶化时再上。

马卢斯介绍,染疫患者症状恶化很快,有时几个小时内就会瞬间恶化,有的病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从需吸一点点氧气发展到全天都得上呼吸机。

她说,从第一波疫情中,她们吸取了许多经验教训,只是第二波疫情最大挑战是,住院人数增加,而且还在持续增加,目前重症患者已经超过首波疫情救治的病患总人数,而且曲线还在攀升,仍处于急升阶段,还没达到峰值。

斯拉威克透露,过去她们人均负责3至4名病患,现在人均负责7、8名病患,每天要检查和帮助每名病人呼吸情况,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量是过去的2倍,又没额外援手。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尽最大能力,只是病人得不到应有的最好的医护。

她指着装满PPE垃圾桶说,目前医院只能收治染疫病患,普通病人都拿不到床位。只有等医院收治普通病人时,一切才会恢复正常。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