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贸易持续升温 更多台商从中国迁回台湾

人气 829

【大纪元2021年12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吴瑞昌编译报导)美台贸易持续升温,台湾增加了从美国进口石油、而美国则在电子产品,特别是晶片产品对台湾有很大依赖。因为美国对中国的许多出口产品增加的25%的关税,使一些台湾在大陆投资的电子产品工厂迁回台湾,以规避高关税。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台湾目前是美国的排名第八的贸易伙伴,贸易额仅次于英国,并超越了越南。从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台湾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创下720亿美元的纪录。从川普政府对中国加增关税的前一年,即2017年,台湾对美国的出口额度增长了70%左右。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数据显示,美国对台湾的出口额比美中贸易战前的水平提升了35%左右,达到一年350亿美元,创下了纪录,这一增长主要归功于台湾购买美国的原油、机械和汽车。

随着台湾和美国不顾中共的反对加强双边贸易关系,美台的商务活动呈现增长趋势。台湾是美国主要的半导体供应源,对美国的出口急剧增长反应出诸多行业对晶片的需求增加。

报导中还提到,美台贸易的增长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增加关税,从川普到拜登这项政策没有较大的变动所致。

由于美国给许多中国商品都增加了25%的关税,使得一些台湾在大陆投资的电子厂商为了避税又回到台湾。台湾政府通过许多奖励办法,鼓励这些回到台湾生产的公司,比如帮助他们获得土地、拿到建设融资以及协助招聘员工等。

据投资台湾事务所(Invest Taiwan)表示,从2019年开始,已有243家在中国的台湾公司返回台湾,并获得搬迁补助,投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

美国在台湾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aiwan)会长安德鲁·威勒加拉 (Andrew Wylegala)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制造业需要找个地方绕过这些关税,之前看到这么多生产商从台湾流向中国,但现在他们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能够找回一部分的台商回到台湾。

不少制造商都将生产线从中国迁回台湾。总部设在台北市的俊良贸易 (JC Grand Corp.)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主要生产建筑物固定部件和金属五金部件,美国的家得宝(Home Depot)、Lowe’s等装修建材商店都有其产品。

在前20年的时间,俊良贸易有一半产品都是在中国浙江省制造。该公司的总经理乔恩·霍多尼(Jon Hodowany)表示,在公司希望扩大业务时,台湾提供了奖励办法,降低了其购买工厂设备的成本。

霍多尼还表示,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被征收关税。原先的想法是在中国进行初始投资,但关税带来的影响较大。目前公司对美国的大部分贸易出口来自台湾。

《华日》的报导还提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也推动了台湾对美国的出口增加。受疫情影响,许多人被迫在家工作,使得人们对个人电脑、电子设备和为这些设备提供支持的半导体需求量大增。

据投资台湾事务所处长张铭斌(Emile Chang)的估计,把业务从中国迁至台湾的公司中,超过70%是电子行业的。

台湾政府还寻求深化与美国的经济联系,以此作为抵御中共潜在侵略的堡垒。

台湾在晶片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台湾,但这个单一供应链也存在很大风险,尤其是在中共不停的叫喊不惜一切代价“统一”台湾的情况下。

为了规避这一风险,美国将一些海外的晶片巨擘生产业务引导至美国本土,如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正在美国本土投入数以十亿美元的资金来建设工厂。

但这些过程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才能够完工。华府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资深研究员哈瑞恩(Ryan Hass)对《华尔街日报》表示,这预示着未来台湾在晶片生产方面的地位可能随着台美关系更进一步加高。

最后,哈瑞恩表示,“台湾本身就有其重要性,拜登政府需要实质性地深化美台之间的关系”。

台湾总统蔡英文正在积极与美国达成一项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会谈。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台TIFA复谈也释出了美台联手,加速产业供应链移出中国的效应。民进党发言人谢佩芬于TIFA会后透过新闻稿指出:“此时重启TIFA贸易对话,有助于台湾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争取更关键的地位。”她期待,台美深化双边合作、累积善意和互信后,能成为未来洽签双边贸易协议(BTA)的动能。 @

责任编辑:邵亦

相关新闻
台湾成美中冲突爆点?美两党议员谈台海局势
台美TIFA有望复谈 专家:双方皆获益
美邀台参与联合军演 专家:提升台湾角色
台美经贸关系热络 美智库:台湾很重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