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恩济之人 心存慈念的老翁和书生

文/杜若
《张三丰全书》插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94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明朝大道张三丰,在世间大显神迹。很多王公贵族都想一览真人仙风,争相发出邀请。但若是无缘,即使与真人对面而行,世人也难识真仙真容。对于有缘人,那满腔的仁慈善念,谨慎诚敬的心地,也会意外地得到高人的恩济。

明朝有位朱生,天性仁慈孝顺。有一天,他忽然得了眼疾。物在对面咫尺,却也看不见。他朝夕敬拜上天,希望能得到上天的怜悯。

金色神人入梦 传赐医眼妙方

不久之后,他夜里梦到一位金色神人,长髯如㦸,道貌飘然。神人招唤朱生到他跟前,说:“孩子,你心地忠诚,为人谨慎诚敬,我有一个妙方赐给你,只要往眼睛一点必会使你眼睛复明。”

梦中,神人告诉朱生所需药材和配方比例,即“好硝石一两,盛入铜器中熔化,经‘水飞法’处理过的黄丹二分,片脑二分,用铜匙急抄入罐内,收好”。每次往眼里点上少许,效验犹如神助。

朱生醒来,对梦境仍记忆犹新,就按照神人的叮嘱,进行调治,果然药到病除,眼睛恢复了视力。他感念神人慈悲庇护,无以回报,就对着天空焚香,竭诚地礼拜,叩谢神人。

后来,朱生来到兖城,途径张三丰仙观。于是进入观内瞻仰。忽然惊见张三丰塑像竟与梦中所见那位神人,无论仪态,还是装束,竟然没有差别。

朱生顿感震惊,恭敬地站在神像前。他发愿将神人传下的药方,传给世人。如今,那道药方被大医家李时珍载入了《本草纲目·金石之五》中。

老翁满腔慈念 得高人赐珠相助

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剑州有一位老翁,每天在街市上卖角黍(角粽)为生。当他看到走得疲乏且饥饿之人经过,会随手取出一包角黍,送给对方,且分文不取。

辛辛苦苦做角黍,本就是为了谋生。为何老翁还时常免费相送呢?有人很不理解,于是问他原因。老翁说:“他们都是长途跋涉,行走疲劳之人,腹中饥饿难耐。我每天卖角黍,也只求个本钱,虽然少些利,也足够了。将多余的角黍送给人,只是一点小惠罢了,何足挂齿?”

一天,眼看日色快到黄昏,角黍不能再卖了。忽然出现一位道人,从老翁面前走过,乞求给予一包角黍,老翁就递给了他。道人吃完,又恳求要一包,老翁又递给了他。如此几十次,老翁都递给了他。

道人大笑着说:“老翁真是慷慨之人!我没有其它方术,袋子里倒有一枚紫色的珠子。老人家,您可拿回家,放进瓮子内。隔一夜打开来看,其中必有奇妙。”说罢,道人交给老翁一枚紫珠,就飘然而去了。

老翁带着珠子回到家,按照道人的话去做,将珠子放进米瓮中。当时米瓮空空如也,并没有粮米。不料,次日早晨老翁打开一看,瓮里竟然盛满了谷米。老翁笑着说:“道人所说的奇妙之事,原来是这样啊。”于是取米作角黍,卖三分,施七分。隔天再打开米瓮,谷米又满了。老翁每天照常做角黍。人们得到他的恩惠,都啧啧称善。

久而久之,老翁感到诧异不安,于是倒出米瓮偷偷地查看,发现里面的紫珠不见了。继而,米瓮也不再生米了。

他日,道人又现身了。他向老翁自报名号,问道:“老翁您施惠已多,愿意出世修道吗?”然而老翁并没有修道的意愿,于是张三丰就取出一粒药丸,叮嘱他说:“吃下这粒药丸,日后您定当更加长夀。”老翁当即吃下药丸,顿觉全身肺腑全淸。老翁活了有上百岁,一天他端然而坐,安祥而逝。

圆通子评价说:“可惜这位老翁不求仙道,然而他有满腔仁慈之念,也应当长享高寿啊。”@*

事据《张三丰先生全集》卷1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东方朔拥有许多异能,言行滑稽,在世间留下许多神迹传说。李白《玉壶吟》诗中说“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汉宫臣子把东方朔视为“狂”者。东方朔则自称隐士避世于朝廷,“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
  • 明 沈周《庐山高》
    于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见神人了,就恭敬谢恩并请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说:吾乃三国时徐庶是也。于英听后,惊骇无比,正要跪下拜谢,老翁就消失不见了。
  • 王兰英是杨延昭的第二位妻子,因父亲为北汉名将王怀之故,也称为王怀女。她天生神力,又被金刀圣母(也有一说为骊山老母)收为徒儿,武艺高强,在当时几乎无人能敌。然而她与杨延昭又是如何结为夫妻的呢?这就得说起在当地流传千年的一段情缘故事…...
  •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为什么会被乱石砸死?7月15中元节原来并非鬼节,原来背后有个感人的故事……
  • 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一个名叫求那跋陀罗的僧人从天竺,也就是古印度来到中国传法。他有着怎样神奇的经历呢?
  • 提起白日飞升的诗人,你会想到谁呢?唐代诗人“玄真子”张志和是个中令许多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的名作《渔父歌》是归隐修仙的志向代言。他凡尘人生的高峰,停格在“白日飞升”的一幕,流传千古。
  • 众香国里来,众香国里去”,这句诗文出自北宋名家米芾之口。诗文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他坐棺举拂的故事,又为什么被后人津津乐道?
  • 千古一僧的传奇经历。生前,三位皇帝、两场战争只为抢他一个人;去世后,唐太宗为他立碑提词。他究竟有何非凡的本事?
  • 王远知在母亲胎中传出了啼哭声;有一出家人预言他将来会是位神仙。后来发生的事情,证实这个生命是带着根基继续来修行的,结果是否如出家人所言呢?
  • 王灵官为五百灵官之首,他师从“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萨天师,而他拜师的经历也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