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抢救高铁地层下陷危机 学者吁推海绵城市

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理事长叶光芃(右2)与民进党立委刘建国(左2)等,指高铁云林段地层下陷对行驶安全已产生影响。(中央社)
人气: 23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05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气候变迁导致缺水、地下水超抽,高铁云林虎尾站是南北交通必经,地层下陷却持续恶化。学者与环团表示,高铁是上市公司也是台湾交通的主动脉,抢救高铁就是抢救台湾;而缺水是气候议题,如何设法让台湾推动海绵城市而且从云林做起,台湾才有健康未来。

台湾健康空气联盟理事长叶光芃表示,过去10年新竹以北雨量增,新竹以南雨量减,最需要水的竹科、中科、南科、高科、屏科都缺水。缺水是气候紧急变化所导致,追根溯源是因烧太多化石燃料。云林有工业、农业,也是大动脉高铁经过的地方,支持从云林开始蓄水,脱胎换骨变成全面的海绵城市。

高铁每日平均运量超过18万人次以上,但高铁地层下陷最严重的地方是虎尾土库高铁特区,一年下陷5公分,叶光芃说,担心万一急降雨、发生地震,高铁又刚好经过此地,出事一定比太鲁阁号更恐怖,有必要对高铁安全做超前准备。

地下水超抽3成 水资源失衡危险警讯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员汪中和表示,台湾引用河川、水库水总计每年126亿吨,但每年用水高达170至180亿吨,都是靠地下水补充每年超过50亿吨用水。水利署用水量资料显示,地表水引用量不断下降,像108年地表水引用量114亿吨、地下水54亿吨,地下水弥补量已经达三成,是台湾水资源失衡的危险警讯。

汪中和提到,台湾降雨继续减少最严重是彰化以南到台南、嘉义,因为地下水超抽、水资源不够,带来地层下陷影响,目前云林一带还继续存在下陷危机。全世界六十多国推动海绵城市化,不管都会区、乡村区应该来做,让水资源可以运用。

增供地面水、减抽地下水 改善地层下陷

高铁行驶安全不是只有云林的问题。立委刘建国说,高铁虎尾车站特定区从100年到109年,总共下陷96.4公分;下陷面积部分,水利署控制地层下陷有一定目标,不能扩大到230平方公里,但100年到109年,其中有5年超过230平方公里,等同一个台北市面积大小。

针对云林地层下陷民国100年时有提全台地层下陷防治专案,两年后更名“彰云防治地层下陷”。而彰云目前的地层下陷其实很难解决,六都除外,没有办法达到双铁共构的就是从彰化开始。

水利署水文技术组科长陈芳琼表示,地层下陷每年针对彰云地区都有做检测,也设有监测设备。100年核定行动计划,现在第二阶段110年有6年计划持续推动。云彰地层下陷行动计划主要是增供地面水源、减抽地下水、地下水补注,如湖山水库兴建、推动鸟嘴潭人工湖工程、部分农业减抽地下水、针对高铁安全进行规划等。

东部节省农业用水 无法移到西部用

农田水利署副总工程司洪铭德说明,农业总体用水比例不一样,北部农业用水占36%、南部占47%、东部占90%,农业用水可省的是东部10%,但东部水移到西部用难如登天。农业灌溉用水地下水补助效益每年高达20亿吨,而海绵城市最可行,就是全面让农业灌溉水足用。

农业用水有66%取自地面水、水库水不到10%。洪铭德说,停灌都集中水库地区,其他河川取水、地面水非常努力没有停灌。◇

◎海绵城市小字典

海绵城市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一种在都市中建设防洪防涝并兼有生态环保功能的新型都市模型,指都市如海绵一样,降水时能“吸水”,而平时则可“挤”出收集的雨水来利用。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