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优化农损救助 立委吁农民福利卡导入大数据

全台8月豪雨不断,农民损失惨重,立委吁优化农损救助,农民福利卡导入大数据。图为云林1处芋头田遭泥泞覆盖。(中央社)
人气: 6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08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全台8月豪雨不断,农民损失惨重。立委钟佳滨等人18日表示,天灾现金救助有时间压力,且勘灾者眼见为凭,常跟农民产生争议等各种问题,建议农委会应将目前的APP整合并结合“农民福利卡”,透过平时对农业生产资讯的收集,就不需在灾害发生时急着保存。

立委钟佳滨、苏治芬、邱志伟18日召开“农业产销导入金融工具与资讯科技”线上论坛,邀请学者专家、民间业者与农委会进行意见交流。

钟佳滨表示,天灾现金救助有时间压力,且勘灾者眼见为凭,常跟农民产生争议等各种问题,而农业保险要有大量数据,才能从灾害推算损失,这需要长期数据才能对比投保金额,如果透过平时对农业生产资讯的收集,就不需在灾害发生时急着保存,而且仅需要品项、数量,也较为客观。

钟佳滨说明,“农民福利卡”可以包含农事作业日志,包括灾损、理赔,也可以成为电子钱包,让政府的补助、津贴、理赔直接入账,兼顾身份验证。

他表示,台湾资讯科技和金融蓬勃发展,如果导入农业将会缓解农民靠天吃饭、政府的救助遭收入商掌控、补助被地主领走等状况,因此请农委会将现有的APP整合,接着“农民福利卡”配合整合后的APP,将相关的补助、消费采购资讯导入农民福利卡当中,让农民乐于运用。

他接着补充,农委会应积极促成类似农业金库的金融机构,加上行动支付或电子支付业者,结合支付平台资料库,农民产销资料透过一卡通、悠游卡、农民福利卡的使用制成大数据,这大数据也能当作相关保险商品开发的依据,最后农业保险以天候指数取代目前天然灾害救助办法的不足。

立委苏治芬指出,农委会每年开发众多APP,但多数农民很少使用APP,应持续调查农民使用意愿并进行系统改善才不会浪费资源,如果农民意愿低,需整合、汰除太过复杂的部分,APP开发人员在采纳建议时应以实际操作人员为主,未来应有一个整合平台并串连所有APP,发挥APP更大的功能。

她接着表示,农业保险的政策很重要,但保险品项多是水果类,而甘薯、花生、玉米等大宗作物应逐步地纳入保险范围,让农民受惠,另外农业保险的推动,农渔会扮演的脚色十分重要,有无具备专业技能、相关人员的训练跟辅导也要重视,应派遣相关人员驻点辅导。

她提醒,目前讨论的都是后端,疏忽了前端的建置,天然灾害发生后农渔民在通报跟申报的环节之间,以往会有纷争,如果APP能发挥作用的话就能减少纷争,另外未来APP普遍化,因APP拥有大量资讯,相关人员在资讯保密上有没有训练,不然资讯容易流出。

立委邱志伟表示,国际的气候研究单位认为台湾是气候风险高的国家,而农业是高度环境依赖型的产业,反映跟应对的能力偏弱,所以产销容易受气候变迁所带来的灾害影响,面对极端气候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时候,农委会应将农业保险的投保范围、品项扩大,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健,降低农民营运风险。

农业金库副总经理吴百仁表示,农委会的16个APP可以整合成能提供农民需要的APP,目前也在跟农渔会做电子支付流程的结合,换句话说,只要够多系统整合,搭配农渔会电子支付流程通路,没有问题,但如何让使用者习惯使用整合好的APP并且觉得好用、让农民习惯行动支付是未来重要方向。

逢甲大学国际经营与贸易系教授杨明宪表示,农业保险的保险资料不管是天气参数、地方产量、价格等都是间接资料,并不是直接资料,无法代表农民实际灾损,但保险的好处是被保险人是实际耕作者,而资料来源是公部门,因此资料的输入跟正确性是最重要的,对资料要求到什么程度,会影响到保费或理赔计算。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