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旧大安溪桥修复 见证南北鎏金岁月

历史建筑“旧大安溪桥”是日人引进桥梁(石工桥)工程技术具钣桁桥结构特色,兼富艺术美感。(邓玫玲/大纪元)

人气: 9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0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邓玫玲台湾台中报导)位于台中市大甲区具有百年历史的“旧大安溪桥”,历经三年半修复工程,在今年8月正式完成,另为回应地方希望搭接新桥串连成观光自行车道,后续将由市府观光旅游局进行新设桥体连接工程,未来可望藉由自行车道串联山海(旧山线后里-高美)线,成为海线地区追火车打卡、远眺火焰山、铁砧山欣赏夕阳、稻、芋农作之新兴据点。

修复完成的旧大安溪桥南岸桥面,可远眺铁砧山。
修复完成的旧大安溪桥南岸桥面,可远眺铁砧山。(台中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指出,历史建筑“旧大安溪桥”位于大甲区台一线上,兴筑于日治昭和时期,桥长约916m,桥体跨越台中市与苗栗县界之大安溪,为铁路与公路共构之桥梁。其中铁路桥部分,兴筑于大正9年(公元1920年),公路桥则建于昭和9年(公元1934年)。

旧大安溪桥自日治时期即为台湾南北纵贯交通扮演重要角色,至民国64年(公元1975年)于下游兴建新大安溪桥,台一线自此改道,铁路桥则于民国75年(公元1986年)于上游兴建新铁路桥,至此旧大安溪桥卸下交通运输承载责任,正式走入历史成为废线。

文化局说明,由于桥体结构长期缺乏维护,在水流冲刷及自然因素影响下劣化损坏,于民国93(2004)年七二水灾冲毁桥墩,形成南、北岸桥体断桥。该桥虽已不再肩负实际交通功能,然因见证日治时期桥梁工程技术,在桥梁工程技术史上具有研究价值,且桥墩构造兼富艺术美感,故于民国95(2006)年9月27日公告登录为历史建筑,并于105(2016)年8月争取到中央补助款5,750万元,加上市府预算5,750万元,合计1亿1,500万元进行桥体结构修复。

本次修复工程经委托许正杰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监造、天瑞营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修复,于106(2017)年12月25日开工,修复重点以桥体结构修复为主,针对桥墩、桥基、桥台等处进行钢钣梁水刀除锈上漆(含铆钉焊补处理)、桥面钣、桥面沥青、护栏、砌石损坏修复等,同时利用南、北桥地势增设再利用休憩平台,于110(2021)年8月12日完成修复工程。

文化局表示,旧大安溪桥修复完工后,尚需进行新设桥体连接工程,未来完成搭接新桥串连成观光自行车道之后,民众将可近距离欣赏由日人引进桥梁(石工桥)工程技术及钣桁桥结构特色,并且体会砌石所建构重力式桥墩系统之力与美,体悟砌石桥墩平衡与和谐,了解台湾20世纪初期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

旧大安溪桥修复重点以桥体结构为主,针对桥墩、桥基、桥台等处进行钢钣梁水刀除锈上漆,于110(2021)年8月12日完成修复工程。
旧大安溪桥修复重点以桥体结构为主,针对桥墩、桥基、桥台等处进行钢钣梁水刀除锈上漆,于110(2021)年8月12日完成修复工程。(台中市政府提供)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