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步入老年常感“失落”医提四方式迎向乐龄生活

精神科医师建议,长辈应多与亲友相聚及交流,讨论愉快的议题,避免负面情绪产生。示意图。(Shutterstock)
人气: 4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10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失落”是引发老年忧郁症的主要风险因子。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精神科主任詹佳真26日表示,长辈能透过“每天运动”、“亲友相聚”、“培养嗜好”、“加入志工行列”四个方式迎向乐龄生活。

董氏基金会26日举办记者会,提醒民众去除“年龄歧视”,提升自我心力与肌力,预备、接纳,及学习面对老年生活中的“必然失落”。
董氏基金会26日举办记者会,提醒民众去除“年龄歧视”,提升自我心力与肌力,预备、接纳,及学习面对老年生活中的“必然失落”。(董氏基金会提供)

董氏基金会26日举办记者会,提醒民众去除“年龄歧视”,提升自我心力与肌力,预备、接纳及学习面对老年生活中的“必然失落”。

宝佳公益慈善基金会赖进祥董事长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从2015年到2050年,世界上六十岁以上人口比率,会从12%成长至22%,每个人都将成为银发族或要照顾与陪伴银发族的一员。

詹佳真说明,当人生步入老年阶段,会不断面对“失去”所产生的失落感,包括,体力的衰退,听力、视力不如从前;情感支持的失落,如伴侣、亲人或老友的逝去;外在环境引发的失落,如退休、搬家、经济困顿、不会使用新科技产品等,上述种种都对身心健康带来挑战。

面对银发族的失落,可以透过“每天运动”、“亲友相聚”、“培养嗜好”、“加入志工行列”等四种方式迎向乐龄生活。

首先在“每天运动”方面,詹佳真说,每天早上就能建立一个“运动”仪式,据国外研究统计,因新冠肺炎引发忧郁及焦虑的比率上升30%,从她的临床经验也发现,疫情期间这类病人增加一、两成,主因为疫情前原本有运动习惯的民众,受疫情影响待在家,可能会继续赖床,就变成说一整天精神、心情都变得很差。

“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方式,詹佳真说,如同运动名将纪政所说,每日1万步,就能改变许多慢性疾病等问题,但“先求有再求好”,初期不用一次就到走到1万步,国外研究显示,每天只要多走1千步就能够降低死亡率6至18%,可先从每天增加1千步开始,直到后来达7,500步到9千步以上,降低死亡率情形就会更明显。

詹佳真也分享临床经验,有一名90几岁长辈,因为失眠吃了很多安眠药,经诊所医师转到她的门诊,她要求长辈每天至少走三千步,下次看诊才会开药给他,没有想到成效出乎意料,药物用量不增反减,最后长辈到门诊与她告别,因为最后长辈走路已达三万步,甚至不用吃安眠药就能安稳入睡。

二为“亲友相聚”,詹佳真说,年纪大,可能会与社会文化脱离,加上没有工作,与亲友之间的联系减少,大脑认知上就会专注于烦恼、担心未来,及陷入后悔过去的负面情绪中,为避免负面情绪产生,就应多与亲友相聚及交流,讨论愉快议题,才能更专注于有趣事物。

三则是“培养嗜好”,詹佳真表示,随着空闲时间增加,就应专注于有意义的事情,但曾有病友对她说,自己的一生都已奉献给家庭及社会,没有时间培养兴趣,其实“现在就是大好时机”,可以先透过回想小时候最想学的事物,或最受老师称赞的事情开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最后则是“加入志工行列”,透过协助其他人,也能增加自身价值感。

最后詹佳真提醒,若出现强烈失落、空虚感,产生的悲伤情绪,严重到无法体会快乐或愉悦感,碰到有趣、正面的事情也笑不出来,感觉自己的生命毫无价值,这时就应该就医寻求专业的协助。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