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年纽约华人十大新闻(下)

人气 513

【大纪元2022年12月31日讯】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大纪元新闻部为读者归纳纽约华人社区十大新闻,回顾一年来影响重大的事件。

六、每周上千无证客涌入纽约市 收容所系统崩溃

2022年,美国边境受到巨大威胁,成千上万的中南美洲难民涌到西南边境,数量之巨可称得上是20年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根据边境统计,2022财年从边境驱逐的非法闯入者就高达210万。这种洪水般的压力根本就不是几个边境州承受得了的。

德州共和党州长阿博特(Greg Abbott)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福克斯新闻上表达过这个意思:你们一个个民主党城市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天天拥护拜登的边境开放政策,把什么“庇护城市”、“欢迎非法移民”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这回我就把这些香饽饽给你们送去。

本来阿博特一开始只想往首都华盛顿DC送,可是纽约市长亚当斯却一直抱怨他往纽约送移民。8月份的一天,阿博特对福克斯的汉尼提访谈(Sean Hannity)说:“看来我要找几个新城市了。”主持人心领神会地接话道:“听起来纽约市不错。”

两天之后,第一辆装满“庇护寻求者”的大客车抵达纽约曼哈顿第八大道第42街处的公交总站。从那一天起,这种巴士就没停过。经过5个月的人口输送,到今年年底,纽约已经被迫塞进了超过3万的西语裔难民。

市长亚当斯不得已在10月份宣布纽约进入“紧急状态”。

“收容系统已经超负荷运作”,亚当斯说,“这是不可持续的”。他期待得到州和联邦的财政支援,他预计每年安置难民的费用需要10亿美元。

在他的呼吁没有得到州和联邦政府回应的情况下,亚当斯于12月18日说,他可能被迫削减为纽约人提供的市政服务来优先解决难民问题。

12月21日是川普时期的一个“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驱逐法——‘第42号法令’(Title 42)”过期之日。更多的难民已经蜂拥到德州艾尔帕索(El Paso)境外安营扎寨,准备对美国国门发起再一轮的进攻。

亚当斯预计,届时纽约市每周接收的难民数量将达到1000人。同时好消息传来,他有望得到联邦8亿美元的紧急难民安置资助款。

七、中期选举 南布碌崙“红潮”起

纽约市立大学都市研究中心绘制的11月9日投票次日纽约州长选举各区投票图,红色代表共和党得票率,蓝色代表民主党得票率。(Center for Urban Research at the CUNY Graduate Center)

虽然11月8日中期选举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全国“红潮”,但纽约南布碌崙却“翻红”了三个席位:民主党在位35年的白彼得、在位22年的沈保伟、大左派冯特丝,分别让位给共和党新手郑永佳、诺瓦霍夫(Michael Novakhov),以及由民主党转共和党的亚历克(Alec Brook-Krasny)。

从投票人群构成看,这场红潮的背后推手,一为犹太人群体,一为华人群体。出于对社会主义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俄罗斯犹太裔选民倾向于反对左派政治,两名新当选的共和党众议员都是逃离前苏联共产党统治的移民。

对于亚裔而言,治安恶化恐怕是民主党流失亚裔选民的一大主因,游民所遍地开花,老人害怕出门坐地铁,小商家每周被抢⋯⋯左派却将犯罪归罪于社会结构性失衡、不平等所致,要社会来买单。现实中亚裔受够了无现金保释、不尊重执法,还有高税收、亚裔不能凭本事上好学校等,根本上是左派将亚裔赶出了民主党。

据社区资深人士说,纽约州以前是共和党的大本营,纽约从深红州变深蓝,是从1930年代纽约州长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前开始,经过90多年的演变。

至于南布碌崙何时开始变红?纽约市立大学都市研究中心的地图显示,2014年选州长时,南布碌崙还是浅蓝色,到2018年开始出现红色,到2022年红色面积更大。此外,2013年选市长时,南布碌崙还是红色间杂浅蓝色,到2021年已经变成一片红色。

纽约是否已越过那个无法回头的临界点,南布碌崙“红潮”是否成为纽约从深蓝往回摆荡的转折点,成为转向未来的改变?让人拭目以待。

八、美国最高法院听审哈佛招生歧视案

2022年10月30日,最高法院听审前一天,纽约同源会、美国亚裔教育联盟、纽约市居民联盟等团体在华府集会造势。(纽约市居民联盟提供)

10月31日,美国最高法院对哈佛和北卡州大学招生歧视案听审5小时,6名保守派法官质疑种族平权录取的做法,3名自由派法官则为此进行辩护,展现了双方鲜明的“意识形态”分歧。

保守派黑人大法官托马斯追问被告律师,对于上学读书的孩子来说,种族多样化对教育的好处到底是什么?针对哈佛大学辩方律师声称“种族多样性是力量来源”,托马斯直言不太相信。

平权行动(affirmtive action,简称AA,直译为扶持措施)的本质是种族优惠法案。数十年前AA出炉时,并不包括肤色多样化。当年AA的最大目标,是为了弥补以前的错误,为某些人争取一个起步上的平等,让他能够上大学,让他的子女在25年以后有同样的机会与别人进行竞争。但现在的多样化,是变成一个结果上的平等。

扶持措施在历史的某一段时期也许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一旦长期执行下去,就会变成逆向歧视。因此另一位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表示,“危险的平权录取政策必须有一个终点”。

根据2019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73%的美国人相信大学入学应该以成绩及能力为标准,不应该考虑种族的因素。

该案是亚裔在教育上维权的重要一役,至今已历时七年多,有超过340个亚裔组织向美国最高法院提交意见陈述,支持原告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可谓美国教育第一大案。

鉴于美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近来在堕胎、枪支管制、气候变迁等议题上接连“变天”,该案也备受瞩目,大学“看肤色招生”政策能否结束,到了关键时刻。预计最高法院将在2023年6月之前公布两案的最终判决结果。

九、中共清零招怨 中国留学生投入白纸运动

2022年11月28日,纽约的中国留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举办乌鲁木齐火灾伤亡者的烛光悼念活动。(林宜君/大纪元)

新疆乌鲁木齐市长期清零,11月24日发生十楼民宅恶火,导致19民众死伤。民众质疑这场悲剧是中共清零封控,让消防车无法顺利进入小区救火所致。乌鲁木齐民间开始反抗中共清零,势头蔓延至上海、北京、南京等一线城市,海外中国留学生也纷纷响应。

西方主流媒体纷纷称这场因中共清零政策引发的中国人抗议潮,规模是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最大。

纽约的中国留学生首先在曼哈顿华盛顿广场公园为火灾受害者举办烛光夜悼,当时约两百人。隔天在哥伦布公园的悼念与反清零行动,参与者已经至少三倍成长。当晚,更发生有女性留学生遭疑似支持中共的年轻男性数次殴打头部后,因意识不清而紧急送医。

事后,纽约市警局(NYPD)公开了该男性嫌犯画面,呼吁民众共同缉凶。

11月29日晚间,千名中国留学生与民众在中共驻纽约领事馆对街广场集会,高喊“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停止种族灭绝”、“不自由 毋宁死”等口号,现场重现“孤勇者”彭载舟挂在北京四通桥上“不要核酸要吃饭”的大布条。

5天后,华盛顿广场公园聚集了近两百名中国留学生、港人、藏人、维族人士与民运人士,抗议中共清零政策。

十、中共在海外设逾百警察站 曼哈顿华埠长乐公会设点

纽约曼哈顿华埠长乐公会内隐藏着福州市公安局“海外警侨事务服务站”。(林丹/大纪元)

总部位于西班牙的非政府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2022年9月中旬发布了一份报告《海外110——中国跨国警务失控》,揭露中共在全球多个国家设立海外警务服务站,在首批的设立名单中,有一个设在了纽约市曼哈顿唐人街的亲共侨团“长乐公会”(华埠东百老汇街107号#3A)。福州市公安局自称在21个国家的25个城市,设立了第一批共30个“福州警侨事务海外服务站”。

“保护卫士”在12月5日再发布报告表示,中共在海外设立的国外警察站,除了此前披露的54个外,又增加设立48个;总计分布于全球至少53个国家,站点数量超过100个。

“保护卫士”的报告指出,中共“海外110”行动,使用不正规的手段去针对海外华人或是他们在中国的家属,无论目标是异议人士、贪腐官员还是非重点目标的嫌疑人;警侨服务站多设在华人人口众多地区的亲共侨团内,有的甚至设在中餐馆。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11月17日证实,该局正在调查中国政府在美国所设立的海外警察站,并表示他对北京“骇人的”跨国镇压计划“非常担忧”。

长乐公会连续三年未申报税务,在今年5月被美国国税局取消了其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

美国政府尤其是联邦调查局,一再对中国的“猎狐行动”发出警告——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法外遣返行动,旨在迫使被中国列入“红通”的人员以及与中共不同政见的人返回中国。◇

福州市海外警侨事务服务站在纽约的布点,设在曼哈顿华埠“长乐公会”内。(网路图片)

责任编辑:李悦

相关新闻
大纪元:2007年华人关注的十大新闻
大纪元:2008年华人关注的十大新闻
大纪元2011年华人关注的十大新闻
2012华人关注的全球十大新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