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四月录77宗假冒支付平台骗案

有骗徒假扮PayMe职员

人气 31
标签: , ,

【大纪元2022年06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泽宇香港综合报导)警方表示,2022年首4个月录得77宗假冒电子支付平台,以及135宗假冒邮递服务的钓鱼骗案,损失金额分别约90万元及470万元,有骗徒假扮电子支付平台PayMe职员,以协助登记消费券等借口骗取资料;警方同期另录得127宗电邮骗案,损失金额高达3.3亿元,最大宗骗案涉及一间美资投资公司,损失960万美金(约7,500万港元)。

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表示,2022年首4个月接获的网路钓鱼骗案主要涉及假冒邮递服务和电子支付平台。假冒邮递服务的骗案数字为135宗,与2021年同期相若,而损失金额约470万元;假冒电子支付平台的骗案有77宗,损失金额约90万元,警方留意到有疑犯利用语音通话,假扮银行或电子支付平台职员,尤其是PayMe,以协助登记消费券、系统升级等借口,骗取事主的网上银行、支付平台密码、一次性密码等资料,盗取事主账户的金钱。

2022年首4个月录得127宗电邮钓鱼骗案,主要涉及商业用户,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35%,损失金额高达3.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四成,不过电邮骗案仍占整体科技罪案约三分一。2022年最大宗骗案涉及一间美资投资公司,该公司员工收到假冒电邮,骗徒声称自己是公司客户,要求汇款用作购买两个新加坡住宅物业,员工不虞有诈,先后4次将合共960万美元(约7,500万港元)存入骗徒的两个香港银行户口,直至2022年年初才发现被骗报警。

警方2022年4月举行钓鱼电邮演习,邀请61间公司和机构参与,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小企等,合共逾3,000人。警方在1个月内向他们发出5封不同主题的电邮,有近35%参加者有点击电邮,近八成的参加单位有最少一名员工点击电邮。最多人点击“包裹领取通知”电邮,有逾两成人,其次是有16%的参加者点击“税务问题”电邮,以及有11%人点击“云端储存续期”电邮。

网罪科网络安全组总督察叶卓誉表示情况不理想,疫情下在家工作的情况增加,远端登入公司系统,黑客可能透过入侵员工电脑进入公司网络进行攻击。◇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遇网上情缘加虚拟货币骗案
港马联合侦破跨境诈骗集团
令百万人损失百亿 “小华为”创始人被判无期
【新闻看点】本山传媒易主 揭秘黑老大赵本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