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习“一带一路”峰会会谈 能源问题引关注

人气 1829

【大纪元2023年10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圆明采访报导)普京将与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举行会晤。外界观察,中俄关系“背靠背”,此次普京力挺一带一路,但双方在能源及战争等问题上的态度不大一样。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导,普京总统与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18日分别举行大范围会谈和小范围会谈。此外,在小范围会谈的框架之外,两位领导人或将单独进行会谈。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说,“单独会谈的形式意味着完全封闭。当两位领导人进行谈话时,他们的确会就公众不需要知道的最敏感的问题进行讨论。”

这让外界十分关注双方的议题。路透社报导,此次普京与习近平会晤主要有五大看点。包括国防大佬、战争武器、习普友谊、石油和天然气、俄中贸易等。

与习近平上个月缺席的 G20 峰会不同,这次峰会是在习近平的主导之下。这也是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发布逮捕令后,普京首次离开前苏联范围。

普京挺“一带一路” 但罕见提“困难”

普京日前在莫斯科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端访谈》独家专访时表示,访问中国的主要议题是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合作。

普京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关于发展欧亚经济联盟的设想完全契合。并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没有强迫,而是提供机会。

“即便出现困难,也总能积极找到解决方案。”他表示,这是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与一些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国家所推行的其他项目的区别。

今年是一带一路推出第十年。该计划因债务陷井、输出腐败等问题备受争议。日前中共发白皮书说,过去10年,北京已与15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协议,项目范围从铁路基础设施到港口。

据中共外交部称,预计来自约130个国家和30个全球组织的代表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峰会。但论坛的大部分与会者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和“领导人同情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抱怨”的国家,包括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和塞尔维亚。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16日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所遇到的“困难”是美中之间的冲突,即地缘政治的问题,这是一个制衡的过程。某些国家不想这么依靠中国,或者两边都想拿好处,就不会在一带一路上走得那么深。所以有些国家可能在态度上会有所转变。

叶耀元表示,主要问题还是在于中国现在内部经济问题。美中贸易战到现在为止,中国外汇存底也慢慢地往下探,是不是还有足够的银弹或人民币,可以再继续去执行大规模的一带一路?这会是北京之后要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难。

“所以普京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在态度上他必须跟中国(中共)站在一起。”他说,“普京最想得到的当然是中共在战争上的支持,更有实质上的(军事)资源补助,但北京是给不起的,所以他们最后只能在经济议题上去做一些舒缓。比如大量采买俄罗斯的煤矿、天然气,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俄罗斯的经济,最多只能谈到这个程度了。”

中俄关系中“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协议是悬疑

中俄关系中,能源是俄罗斯与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对接的重要领域。今年3月的中俄元首举行会晤,没有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签署协。时隔半年,中俄是否会在10月份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达成协议,成为新的悬疑。

路透社报导,俄罗斯能源巨头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的负责人都加入普京访问中国的随行团队。俄罗斯希望达成向中国出售更多天然气的协议,并计划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

今年3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俄中两国代表团扩大会议中表示,俄中已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达成协议,“几乎所有参数都已商定”。俄方希望俄气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将在2023年底前签署合同。

但中方似乎并不急于同俄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协议。

对此,叶耀元认为,双方会就管道协议继续谈,但是很快达成的可能性倒不太高。中共用这样拖延的战术,某种程度也是想办法能让俄罗斯再把价码调得更低一点。

叶耀元认为,现在的状况比较像是俄罗斯需要中国。当然中国(中共)对俄罗斯也有表达出非常支持的态度,但并不是用掏心掏肺来对待俄罗斯的方式来处理。

“有意思的是,即便没有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协议,其实俄罗斯也是大量的把天然气用便宜的价格卖给中国。所以有没有协议对中国来说没有很重要。”他说,“我觉得他们彼此的态度不大一样,俄罗斯是需要中国的,中国需要俄罗斯的部分并不是在经济上面,而是某种程度上希望俄乌战争继续打下去而已。”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也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下滑非常严重,它到底对俄罗斯需要多大的能源需求到底有多大?需对能源的需求做一个研判。另外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中共,它也不可能让俄罗斯掌控它的能源命脉。它在能源采购的时候,要进行多元化的布局,不可能让俄罗斯掐着自己的脖子。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中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3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俄罗斯通过2019年启动的西伯利亚力量供应量达160亿立方米。今年5月,习近平在中亚峰会上倡议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导,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燃料能源综合体领域经济研究方向负责人亚历山大・阿米拉吉扬指出,如果“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达到380亿立方米的设计输气量,启动“远东路线”(每年100亿立方米)和落实“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每年500亿立方米)后,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的进口天然气市场中的份额将可能会在10~15年达到30%。

“假如说俄罗斯的能源超过了中国能源进口量的30%,这就是一个危险的指标。”王赫说,所以中俄两个关系再好,它一定会把能源控制在一个比例之下,一般来说不会超过30%,否则的话,中共跟俄罗斯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中共跟俄罗斯的合作,最终目的还是要驾驭俄罗斯,而不是被俄罗斯所驾驭。”他说。

俄乌战争持续 中俄被西方国家孤立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上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约瑟夫・博雷利访华,10月13日他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北京对俄乌战争的立场损害了世界对中国的信任。

“因为中共在俄乌战争上支持俄罗斯,这就让欧盟非常恼火。俄乌战争一打就等于欧洲心脏在流血。”王赫认为,欧盟的态度很清楚,欧中关系取决于中共对俄乌战争的态度。中共把这个问题轻描淡写,所以现在欧盟和中共搞不拢。

他说,“中、美、欧、俄是个四角关系。现在美欧和中俄之间形成两个对立面。中共要利用这个机会离间欧美关系。由于欧盟在经济上依赖于中国,它认为欧盟最终会被驯服的。”

叶耀元认为,中俄的结盟其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结盟,也有一些历史上的根据。但是他们反西方的民主、反西方经济自由市场的做法,令中俄被全球西方民主国家的市场孤立。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可能是百害而无一利了。

“因为俄乌战争是会影响到欧洲的区域安全,中共去挺俄罗斯这样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反感的。所以中欧关系目前来说相对比较中断,还有接触,不像美中之间有脱钩的迹象。它也会因为美国大战略的转移,想办法把欧洲的市场从中国慢慢地撤离出来,这也是有可能。”他说。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大陆穷人“三件套”大涨价 没人日子好过
美B-52轰炸机将服役近百年 向对手释何信号
【菁英论坛】华融两高管判死刑 背后内幕深
【新闻五人行】川普是否能再次赢得总统大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