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习近平希望李克强事件赶快翻篇

人气 6419

【大纪元2023年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夏雨综合报导)周四(11月2日),中共当局为前总理李克强举办告别式和火葬。从李克强死亡到下葬的过程看,中共当局一直在淡化李克强之死。分析认为,习近平希望李克强事件尽快被埋葬。

11月2日上午,李克强遗体告别式在北京举行,随后火化。中共官媒央视下午制作5分25秒的报导,成为外界观察这场葬礼仪式的唯一渠道。与此同时,当局高度警惕任何公众将李克强事件转化为对习近平批评的迹象,审查机构在网络上严控关于李克强的网民言论。

“看来李克强死后也被边缘化了”

周四,在央视分享的微博社群媒体网站上,有超过30,000条评论在李克强的主题标签下。但其中只有13条可见,这表明中共审查机构正在删除大量评论。

监控中共线上审查制度的GreatFire联合创始人查理‧史密斯(Charlie Smith)告诉法新社,“当局正在严格控制有关李之死的消息传递”。

他说,自己的团队保存了一些经过审查的评论,其中一条说:“当局表现得好像每个人都对李的死都漠不关心,没有空间表达其它情绪。”

李克强在2012年至2022年间担任共产党的二号人物,他被广泛认为是中共最软弱的总理之一,随着习近平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他失去了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力并被边缘化。

自10月27日,中共宣布李克强死讯后,官方媒体一直在淡化李的死亡,几天来,审查机构删除了大量网络悼念李的内容,只留下最平淡的内容。相反,官媒一如既往地全力歌颂习近平。即使在李克强去世后,李的衰落仍在继续。他的官方讣闻虽然简短,但在多处地方提到“以习近平为核心”。

据专门研究中国媒体格局的“中国媒体项目”主任戴维‧班志远(David Bandurski)在一份分析中写道,“这可能反映了权力最高层希望李克强之死的事件尽快过去,希望所有因他之死而产生的潜在政治影响都能迅速被埋葬,特别是因为它们可能与经济治理问题相关并相互交叉——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涉及真正的经济上的痛苦。”

班志远对法新社说,中共给予李克强“按数字描述的待遇”。

“看来李克强死后也被边缘化了。”他说。

他在分析文章中写道,上周六,即李克强去世当天,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排行榜莫名其妙地被政治局会议的消息占据榜首,该会议被显示为“热搜”——几乎肯定是经过人为宣传。排名第二的是一系列社会故事和娱乐丑闻,排名第三的是新华社对中国太空计划的回顾。有关李克强的帖子在排行榜上排名第九。从这份热搜榜单来看,中国人似乎对中共高级官员的去世不感兴趣。但这当然是社群媒体工程在起作用,中共网络空间当局称之为“舆论引导”。

哀悼已故官员成为民众针对现任领导人发泄愤怒的途径

即便如此,李克强的去世和随后民众自发的悼念,对习近平来说正值敏感时刻,他一直在努力应对经济低迷、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和房地产市场崩溃的问题。观察人士表示,哀悼已故官员,为民众针对现任领导人提供了发泄愤怒的途径。

《华尔街日报》报导,笔名慕容雪村的中国流亡作家郝群表示,许多人将李克强映射自己,将自己在习近平统治下压抑的生活,与李克强作为无足轻重总理​​的“耻辱”生活进行比较。“当他们哀悼李克强时,他们也在哀悼自己。”他说。

因此一种共识是,对于共产党来说,前领导人去世后的公众反思和怀旧可能是高度敏感的,中共高级官员的去世在过去曾引发公众哀悼,并演变成针对现任领导人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在1989年前党魁胡耀邦去世后引发天安门学运就是一例。

中共在报导外交部长王毅上周访美的文章中,没有提到拜登总统、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对李去世表示的哀悼。北京在报导拜登会见王毅时说出,“拜登请王毅向习近平主席转达问候”,但这项讯息并未出现在白宫关于此次会面的宣读中。

《华日》报导,作家郝群说,共产党的反应表明,它感受到了大规模哀悼李克强的压力,李克强事件“帮助许多人找到了同路人”,分享了对习近平的愤怒。他说,虽然这种不满情绪不太可能演变成更广泛抵抗,但它们表明习近平“并没有真正赢得中国人民的尊重和喜爱”。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李克强火化日 北京雾霾沉沉 中共风声鹤唳
余茂春评李克强讣告 李卸任对习威胁更大
李克强今火化 八宝山附近警察密布监视路人
李克强今下葬死因成谜 分析:无人信中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