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安省囚犯释放后无家可归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3年11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从安省监狱获释的囚犯中,近20%无家可归。行家认为,这加剧了他们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使他们更有可能再次犯罪。

在安省,从拘留中心和惩教处获释的人数已大幅下降,从2016-17年的56,083人减少到2021-22年的32,067人。据《环球邮报》报导,通过信息获取法规取得的政府数据显示,在同一时期,无家可归的囚犯人数,从4,928人增加到5,541人。

由于总体人数减少,获释后无家可归者的比例从8.8%跃升至17.3%。

专家认为,该结果显示,惩教系统往往会进一步损害弱势人士,因为即使在监狱待很短时间,也可能导致某人失业、社会救助被冻结、拖欠房租或抵押贷款的还款。

该比例最高的两个地方,是多伦多南部拘留中心,2021-22年获释者中无固定地址的比例为23.4%;在汉密尔顿的温特沃斯(Wentworth)拘留中心,该比例为22.5%。

此现象不限于大城市。在萨德伯里(Sudbury)监狱,17.9%的囚犯获释后无家可归;在北湾监狱,该比例为20.3%;在尼亚加拉拘留中心,该比例为17.2%。在米尔顿(Milton)的瓦尼尔(Vanier)妇女中心,该比例为24.4%。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加拿大消除无家可归联盟(CAEH)执行董事蒂姆·里克特(Tim Richter)说,“无家可归和监狱之间的循环几乎是相辅相成的。”

无家可归与重复犯罪之间的相关性,在过去多年的研究中已有体现。联邦政府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从省级监狱和联邦监狱释放的囚犯中,约有30%的人在释放后2年内面临无家可归。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再次犯罪的风险因素。

安省法务厅长的发言人安德鲁·莫里森(Andrew Morrison)表示,有惩教人员帮助囚犯在获释后与社区机构建立联系。

“参与重新融入社区计划不是强制性的。”他说,法务厅“无权要求获释者在任何具体地点居住,除非缓刑令、有条件判刑令或假释文件中要求这样做”。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