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港府联手清洗公共图书馆非政治书籍

人气 429

【大纪元2023年05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理尔、张瑛瑜香港报导)当局及亲共人士“清洗”香港公共图书馆的行动仍然未停止,除了成为重灾区的政治人物著作、历史、政治类书籍,非亲建制的作者有不少文化类、经济类的书籍亦受波及。最近其中一名受害者为资深对冲基金经理钱志健,其讲投资的书籍从公共图书馆消失。他批评党媒及港府“焚书坑儒”的做法,是摧毁邓小平所讲的“一国两制”初心,直言“香港在这些极左报蚕食下,只会变得更差”。

自从《港区国安法》订立后,当局即以国安之名清洗公共图书馆,查禁大量社运领袖的著作,六四、公民抗命等主题的书籍亦从公共图书馆消失。6月最新发现被“下架”的,包括不少非亲建制人士的著作,例如已故民主党党鞭司徒华、公民党立法会法律界前议员吴霭仪、资深传媒人区家麟、中大政治学者马岳、漫画家尊子、文化人彭志铭等的作品。现于公共图书馆网页搜寻上述人士的名字,除了有其他作家与“司徒华”撞名,其余皆显示为“没有符合的检索结果”。

特首李家超16日被问到,公共图书馆近来“下架”一些与民主派人士有关的书籍,甚至将一些非政治书籍“下架”,如何与国家安全风险有关;若政府不公开审查书籍的标准,会否削弱本港资讯自由。李家超回应称,有关书籍仍可以在私人书店买到,“图书馆需要做的是,确保当有可能不适合流通的图书时,他们必须尽到自己的职责”,又称公共图书馆会审视馆藏有否“违法”,及书本内容是否散布不利香港讯息,他说相信康文署职员的“专业”判断。

彭志铭:市民阅读权被剥夺

此波查禁潮中的受害者之一、次文化堂社长彭志铭同日在其Facebook表示,自己的所有著作放在公共图书馆十多年,借阅量也不错,语文研究的专书是承传中国华夏文化,现亦“无得留低”,形容是“莫名其妙、耐人寻味”。

他坦言,十多年前有出过评论时事的书,“所论及者,是曾荫权时代的民生事宜,公共图书馆亦有入货,供人阅读”,但承认内容过时,“下架”可以理解;但觉得最匪夷所思被“下架”的,是《给年轻人的十三信念》,是他看过香港电台电视部摄制、讲及十多名年轻人的理想故事的《地厚天高》后取得灵感,“写一本给年轻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灵小书,充满正能量的呀!咁(这样)都被‘禁’?香港还可以出什么书呀?”

对于李家超称有关“下架”的书籍不适合出现在公共图书馆中,彭反问,自己的语文研究书本,“为何依家(现在)不适合出现在公共图书馆?”,至于李家超称,即使公共图书馆未能借到,可去私营书店买,彭反问:“咁(那么)穷人点算(怎办)?图书馆的公共职能又系乜(什么)?还有,你(李家超)说‘私营书店’有售,咁‘国营’的呢?”

彭强调,并非因自己的书被无理对待而质询,而是还有“很多很多好书”被同样对待,及市民阅读权被剥夺,并指“中国香港真越来越五光十色,令人眼花头晕”。

被禁书籍大陆图书馆可借

讽刺的是,彭志铭遭香港公共图书馆“下架”的多本著作,包括《香港粤语顶硬上》等,在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网站仍然可以找到相关馆藏借阅。

5月21日,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亦质疑香港公共图书馆“下架”书籍“是否做得过了火,譬如有杀错、无放过?我不敢说一定没有”。他希望政府重新梳理已经“下架”的书,是否“非‘下架’不可”,并认为政府日后如非必要,应尽可能以较宽松手法处理类似事件。

即使如此,大纪元昨日(29日)在康文署的公共图书馆网页搜寻“彭志铭”、其多本著作包括“香港粤语顶硬上”等,仍然显示为“没有符合的检索结果”。

党媒追杀其它书籍 翌日即“下架”

不过党媒仍然未有放松。《文汇报》28日更以全版篇幅,针对公共图书馆中仍然有“煽暴书籍”,又声称学校图书馆中有馆藏“大肆抹黑爱国爱港人士”。其中点名从公共图书馆,仍然可借到资深对冲基金经理钱志健的著作《致富·活着》系列3册,指当中含有多张他与“港独分子”的合照,并“大谈特谈政治,不仅抹黑国家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美化反中乱港分子,更煽动港独藏独。”系列其中一本《致富·活着Ⅲ》有戴耀廷推荐,遭《文汇报》指控暴露有关“投资书籍”是“挂羊头卖狗肉”。

在党报点名后,本报29日登上康文署的公共图书馆网页,搜寻“钱志健”、“致富活着”等相关关键字,均显示“没有符合的检索结果”,意味已被“下架”。

钱志健批左报作风、政权焚书坑儒 正摧毁“一国两制”初心

钱志健29日向本报表示,对《文汇报》的报道“已经不可以太认真,因为大部分他们写的事,都是笑话同废话来”,并指“其实《大公文汇》,这些真是违反国安法、煽动仇恨的始作俑者,不应该存在。政治与财经,永远都是一环扣一环,影响投资决定。香港在这些极左报蚕食下,只会变得更差。”

根据《致富·活着Ⅲ》在网上的书介,其全名为《致富‧活着III:被消失的香港 从十万到过亿 好股票是王道》,于2019年8月出版,“引领大家在这个复杂的中美角力战场下,如何沉着以对,保持一颗谦卑的心,面对挑战。从地缘政治、长短仓、外汇、杠杆比率到核心价值,无论你身在何方,读者更加会领会到,如何成为金融、人生、良知的全天候操盘大赢家”。

至于被指书中有与“港独分子”的合影,钱说自己同左、中、右人士都有合影,并称1997年之前同梁振英合影过两次,反问“梁振英是反中乱港?”钱直斥《文汇报》、《大公报》“过去数十年,在香港的低质素老作报道,大家有目共睹”,续指“其实看文汇大公,再看政权现在的焚书坑儒动作,更证明他们是正在摧毁邓小平所讲的‘一国两制’初心。”

他解释,以往的香港“无论你是黎智英先生、曾钰成、刘梦熊、戴耀廷教授,旧有的香港,应该就是有规有矩,容纳不同声音。一国两制,并非一国,压倒两制。邓小平年代的构思,是河水不犯井水,真理越辩越明。一国两制的初心,大公文汇这些低质素报纸,完全不会明。”

对于《致富·活着》系列被公共图书馆“下架”,钱志健慨叹,“任何讲真话、研究‘真香港风险’,及真心为香港长远动脑筋的作者、评论人,唯有光顾书局”,又说“我会尽量光顾独立书局,并非‘三中商’这类型党控书局。”

钱志健是“占中十死士”之一,并曾任“2047香港监察”的召集人。他在2021年6月因怀疑被跟踪和见到《苹果日报》被停刊,决定离开香港,前往加拿大温哥华。@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纽约市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开设电话翻译服务
政治审查下 香港公共图书馆新增书量不达标
尊子消失于公共图书馆 网民批记忆抹煞
香港公共图书馆下架泛民主派人士书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