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二冬(2)杲卿断舌 高祖伤胸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危难关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气节,颜杲卿的忠义守节、宁死不屈,已成为后人的典范,千古浩气长存。(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3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原文】

gǎo qīng duàn shé,gāo zǔ shāng xiōng。
杲卿断舌,高祖伤胸。

ㄍㄠˇㄑㄧㄥ ㄉㄨㄢˋㄕㄜˊ,ㄍㄠ ㄗㄨˇㄕㄤ ㄒㄩㄥ。
杲卿断舌,高祖伤胸。

【注释】

(1)杲卿:唐朝颜杲卿,和颜真卿同是颜师古第五代孙,以文儒世家,唐玄宗时任职常山(今属河北)太守。其个性刚正,做事聪明干练,以忠义传家,卒谥忠节。安史之乱时,颜杲卿和儿子季明防守常山,颜真卿守平原(今属山东)。后来史思明攻破常山,杲卿被押到洛阳,怒骂安禄山而被杀。
(2)高祖:汉高祖刘邦,本名刘季,汉朝开国皇帝。出生于沛县(今属江苏)农户,性格豪爽,早年放荡不羁,不喜欢读书和务农,父亲训斥为无赖。起兵反秦后,秦朝灭亡,自称西楚霸王的项羽封他为汉王。靠着萧何、张良、韩信的协助,在楚汉相争中获得胜利,项羽被迫自刎江边,刘邦一统天下。

【语译】

唐朝颜杲卿大义凛然,大骂叛贼安禄山而被割断舌头;汉高祖刘邦运用权谋,被项羽射中胸膛却说射到脚趾。

【人物故事】

颜杲卿

《新唐书‧列传‧忠义中》记载,节度使安禄山听闻颜杲卿的名声,上表推荐,让他担任了常山太守。后来安禄山叛乱,派史思明等人进攻常山。杲卿昼夜力战,井水、粮食、兵箭用尽而城陷,叛军把刀架在儿子颜季明的脖子上,胁迫他投降,杲卿不肯回答,季明被杀。随后杲卿被押送洛阳,安禄山大怒说:“我提拔你当太守,你为何背叛我?”杲卿瞪眼怒视而大骂说:“你这个营州蛮族的牧羊奴,窃取皇上恩宠,皇上哪里对不起你,你却要造反?我世代为唐朝大臣,谨守忠义,恨不得斩杀你以报皇恩,难道还跟从你一起反叛吗?”安禄山忍不住愤怒,把他绑在洛阳的天津桥柱,割解他的身体,杲卿仍骂声不绝,叛贼钩断他的舌头说:“还能骂吗?”杲卿依旧含糊骂到气绝,那年他六十五岁。当时贼将何千年的弟弟就在一旁,被原常山长史袁履谦含血喷了一脸,叛贼又割解其肉,看到的人都为他们掉泪。

“颜常山舌”是指大唐忠臣颜杲卿舌断仍喷血骂叛贼的壮烈事迹。图为颜杲卿画像。(公有领域)

刘邦  项羽

楚汉相争时,项羽捉住太公(刘邦之父),告诉刘邦说:“如今你不退兵,我就烹煮太公。”刘邦说:“我们都曾听命于怀王,说要约定为兄弟,所以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一定要煮你父亲的话,希望能分我一杯羹汤。”项羽大怒,但听从了项伯的劝告,没杀太公。楚汉相持不下,连年征战,百姓痛苦。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动乱数年,只因我们两人,愿与你挑战以决胜负,不用徒然苦了天下之民。”刘邦不愿意,又历数项羽的十大罪状。项羽大为愤怒,用箭射中刘邦胸部,刘邦却摸着脚说:“敌虏射中了我的脚趾!”后来刘邦卧床养伤,张良请他起身劳军,以安定军心。(《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

危难关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气节,颜杲卿的忠义守节、宁死不屈,已成为后人的典范,千古浩气长存。南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就是指安史之乱中壮烈成仁的张巡与颜杲卿。反观残忍作乱的安禄山,多行不义必自毙。《新唐书‧列传‧逆臣》记载,安禄山叛变后瞎了眼睛,又长了毒疮,最后被儿子安庆绪与家贼李猪儿密谋杀害了。

刘邦善于权谋,耍起手段可以六亲不认,这方面项羽不是他的对手。刘邦为求自保,除了可以牺牲父亲性命,《汉书》还记载,刘邦战败,被楚国骑兵追击时,多次把两个孩子踢下车,滕公夏侯婴多次下来收载,刘邦发怒而要斩杀夏侯婴十几次。夺得天下后,又大杀功臣,其残暴忘恩常让人联想到他的流氓出身,而为人所诟病。

──转自正见网

(点阅【龙文鞭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载:宋朝建国之初,为了惩戒藩镇的弊端,开始在各州设置通判,通判不是知州的副官,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所以常常和知州争权,通判的理由通常是:“朝廷派我来监督你的。”因此,州郡长官跟通判往往不和。从前,有一个人名叫钱昆,世代都是余杭人,曾担任少卿,非常喜欢吃螃蟹。钱昆曾要求外放为州官,有人问他希望到哪里任职?他回答说:“只要有螃蟹而没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苏东坡有诗咏叹云:“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战国人,是韩国的公子,善于著书立说,但有口吃的毛病,与李斯同受业于儒学大师荀子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
  •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他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而吴王夫差亡国前亦有先兆。
  • 阮籍身处魏晋之际,原本有救助世人的志向,但天下纷乱,知名人士少有能保全性命的,阮籍因此不参与世间人事,经常喝酒畅饮。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晋武帝)提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阮籍连续大醉六十天,司马昭无法与之交谈,只好作罢。有一回,官员说有儿子杀了母亲的,阮籍说:“哼!杀父才可以,竟然还杀母啊!”在座的人责怪他失言。司马昭说:“杀父是天下罪大恶极之事,你怎么认为可以呢?”阮籍说:“禽兽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杀父是禽兽这类的人,杀母则禽兽不如了。”众人心悦诚服。
  • 王维《长江积雪图》
    宗悫的叔父宗炳品行清高,但不愿做官。宗悫年少时,宗炳问他的志向,宗悫说:“愿乘长风(大风)破万里浪。”宗炳说:“你若没有大富大贵,也将会光耀门楣呀!”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时,当晚就被强盗打劫,才十四岁的宗悫挺身而出对抗盗贼,让十几个盗贼四下溃散,不得进屋。
  • 南朝刘宋时,东阳无疑所撰写的《齐谐记》中记载,三国时魏国当阳县人董昭之,一日,乘船过钱塘江,船行至水中央,见到一枝短芦苇上有一只大蚂蚁惊惶的来回奔跑,怕被淹死。董昭之心生怜悯,用绳子套住芦苇,拖引到岸边,蚂蚁沿着绳子爬上岸。这天夜里,他梦见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带着百来个人,来向他道谢说:“我是蚁王,不慎掉入江中,承蒙您的救助,为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日后如果有急难,可以告诉我,当尽棉薄之力。”
  • 唐朝开国公主:平阳昭公主,她一手建立了娘子军,娘子关也因她而得名,而且她是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用军礼下葬的公主。
  • 程颐与其兄程颢(明道先生)同受业于学者周敦颐(被尊为理学始祖),二程学说理论相近,后人集二人学说编成《二程全书》,称其学派为“洛学”。
  • 东汉末年,杜畿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汉中府丞。遇天下纷乱(董卓之乱),弃官避难荆州,汉献帝建安年间才回来。《傅子》记载,杜畿从荆州回来,到许昌(今属河南)见到侍中耿纪,两人整夜长谈。尚书令荀彧(yù,ㄩˋ)住在耿纪隔壁,夜间听到杜畿之言,感到惊异,天亮派人告诉耿纪:“有才能优秀的国士却不推荐,你如何位居侍中之位呢?”等见到杜畿,荀彧相知有如旧识老友,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 晋国大夫栾书、中行偃派人杀了晋厉公,迎立十四岁的孙周为国君。大夫们在清原迎接时,孙周说:“我本来不希望回来做国君,虽然事已至此,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你们责求国君,使他献出生命,立为国君却不听从国君的命令,又何必要国君?那么两三个人要用我在今天,不用我也在今天。共同顺从国君,才是神所福佑的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