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民经济满意净值再跌

约四成对港前途无信心 评论指政府经济民生“肥佬”

人气 41

【大纪元2024年01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经济环境欠佳、股市节节下挫,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昨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市民对政治、民生及经济状况的评价整体上介乎“几不满”及“一半半”之间,当中经济方面的满意净值更录得约负四成。另外约四成受访市民香港前途没有信心。

香港民研于1月由真实访问员,以随机抽样电话访问,及透过电话短讯随机邀请市民参与网上调查的混合方式,成功访问1,029名香港居民,当中包括669个电话访问样本,及360个电话短讯网上调查样本。此外,民研亦于1月份,以网上调查成功访问742名“香港民研意见群组”成员。

对现时政治、民生及经济状况的评价方面,电话访问部分结果显示,最新满意率分别为35%、32%及22%,满意净值分别为负6、负14及负36个百分点,当中经济状况方面的满意净值,比上次在11月的调查,减少5个百分点。

在意见群组网上调查中,市民对现时政治、民生及经济状况的评价,最新满意率分别为34%、26%及15%,满意净值分别为负6、负19及负41个百分点。

整体趋势而言,3项的满意净值仍然未能重回早年(2019年之前)水平。

至于政府信任方面,电话访问部分结果显示,52%被访市民表示信任港府,不信任的则占35%,信任净值为正17个百分点,与上次在11月的调查比较,少4个百分点。在意见群组网上调查中,46%被访市民表示信任港府,不信任特区政府的则占38%,信任净值为正9个百分点。

约四成受访者 对香港前途无信心

电话访问部分结果显示,52%市民表示对香港前途有信心,没有信心的则占45%,净值为正7个百分点,与上次调查比较少5个百分点。

在意见群组网上调查中,50%市民表示对香港前途有信心,没有信心的则占39%,净值为正11个百分点。

香港民研另外于意见群组网上调查中,收集到约600多个对4道开放式问题的回应,包括支持特首、满意特区政府表现、信任特区政府以及对香港前途有信心的原因。民研引述部分有正面意见的回应,“各方面表现优良,有改进及管治能力,远比政务官好”、“令香港由治及兴”;但是亦有人称特首带领下经济恢复;又有人表示自己乐观,故看到由治及兴的好处。

负面的意见包括“国安大于一切”、“事事以执行北京旨意为先”;但是亦有意见与近期网络“潮语”一样,指“因为你悲观,我看到由治及兴的好处”。

香港民研主席及行政总裁钟庭耀称,“社会似乎缺乏积极性”,经济环境、人才外流显示香港有问题,问题在于引发香港人的积极性。过去在自由、多元社会,意见虽然不同,但均会出来争辩,不和谐但有动力。现时社会不能再以“黄蓝”分类,“不是最有意义”,但是如果仍然认为“躺平”的是“黄”不是蓝,“似乎不是这样”,要用新的思维处理。

陈家洛指政府推23条会造成与市民的张力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称,数字反映政府的民意认受不合格。就“文字云”方面,相信2月28日发表《财政预算案》后,市民的意见会更加聚焦。

另外他指出,政治上的民情表现相对较好,政府似乎“做到由乱及治”;但是经济、民生“肥佬”(不合格),经济差引人关注。他说,千亿财赤、财政司司长“计错数”、卖地成绩差,政府更在不同范畴测试市民的承受程度,例如急症室加费、咪表、烟税等亦有试探风声。但是种种“开源”不容易,“不论那一刀斩下来有几深、几浅,都会痛”,但是政府压下发牢骚的声音,要做到其想做到的事情,几个星期后万一有更多对民生、经济负面的消息出来,会令管治方面的民情受压。

此外,国安法雷厉风行之际,政府推动23条立法,到时可能咨询期短、政府大力动员市民支持,陈认为到时在“硬任务”下,会造成市民与政府的张力。

陈又举例,特首李家超昨早在立法会答问会中大力批评议员谢伟俊,认为李是自己觉得身处“十面埋伏”的环境,如此看待建制派的意见,反映政府行的路越来越窄。他又认为政府是要在建制阵营中,取出反对声音,想以此产生更多寒蝉效应。他指,政府以“软对抗”指控自己不称心如意的意见,威吓对方,但是认为此做法不智。

艺发局停止资助舞台剧奖等事件,陈认为是政府“给出态度”予其他人“自行修正”,对政府一时三刻有好处,以往港人未经历过,亦不会想经历,日后社会的活力、创造力亦成疑问,“剩下的空间只能做啦啦队”。◇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香港证监会将于2月底举行首届监管论坛
港野渡透露邹幸彤亲人去世 自己未能赴港奔丧
港西贡小巴外劳下月考试 两次不合格即解约
港提“红线”遭停资助 业界质疑好多颜色不能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