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东华:南街村饲养场

薛东华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4日讯】中国河南省临颖县的南街村以两大特色闻名全国。一是其庞大的食品加工业,特别是品种繁多的方便面,二是南街村所实行的类似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集体化模式,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崇拜。这两个特色中究竟哪一个更让南街村出名,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太明显。但南街村的领头人(村民称之为班长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斌能够连续成为十四、十五、十六大的党代表(另外还有“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头衔),可能后者所占的成分更重一些。因为象南街村这样的产值过亿元的企业集团,在中国也为数不少,但其总裁能够连续三届成为全国党代表的恐怕只此一家。

南街村地处河南省临颖县,从工业生产和农业种植来说,都不比沿海地区更占优势。但就是在这个从各方面看都不占优势的普普通通的中原乡村,南街村人却创造了经济和政治的奇迹。南街村的富裕程度已经达到了几乎可以按需分配的水平。所以其村民从住房、家具、家用电器到食品都由集体提供。据说,下一步由集体提供的物品可能就要包括村民的内衣内裤了。

不少想到南街村作一番认真考查(参观旅游看热闹的除外)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参观完后心里总是有点不大舒服。这有点象“大跃进”时期参观亩产20万斤的“放卫星”实验田时的感觉。最明显的印象是,村民们都拥有同样的住房、同样的家用电器、同样的家具和同样的食物。当然,更重要的是人们都具有同样的思想,所以大家脸上都挂着同样的笑容。

让外来的参观者感到新奇的是,南街村拥有大型的毛泽东塑像(并非建于文革时期,而是在最近修建的),到处都有文革时期的标语,人手一册的《毛主席语录》。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斗私会、学习班(专为思想落后的人所准备)等等,活脱一个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公社的缩影。我在北京、西安等大城市见过“黑土地餐厅”、“知青饭店”等有怀旧特色的消费场所,墙上都贴著文革时期的标语、语录和报纸等,但却只是作为装饰或包装。没有人从“知青饭店”一吃出来就去破四旧的。但在南街村,这些东西可是真格的,哪个村民要是有了一点私有化的活思想,就可能会被拉去办学习班。

南街村的领导们虽然张口闭口的共产主义大道理,但他们在外面谈生意推销方便面时却毫不含糊,基本上是该送的送,该请的请,该打点的照样打点,否则在类似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就无法生存了。南街村给他们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做法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外园内方政策,实际上就是对内一套对外一套。这种灵感似乎是来自中央一级所推行的外松内紧政策,让人不得不承认其“与时俱进”的功夫。

南街村有村民2千多人,但南街村企业集团的雇工却有1万多人。这1万多外来的雇工只拿工资,却不能享受南街村的共产主义式的高福利。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这1万多外来工人的剩余价值就被这2千多人剥削去了。无论南街村的村头村尾贴了多少文革时期的革命标语和口号,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里所坚决反对,并一定要推翻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却在这里大行其道。可见,方便面和锅巴也需要一点革命化的包装,才能卖个好价钱。

我有一次在中国参观一个机械化养鸡场,由于其全套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所以那厂房的干净明亮的程度让参观的人赞叹不已。当时,中国一般居民家里还没有空调,而这座机械化养鸡场的鸡舍却是全空调的。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母鸡们都住在同样的小格子里、吃着同样的饲料、有着同样的个头、同样的颜色、同样的作息时间和同样的下蛋时间。参观养鸡场的时候,我耳朵里从头到尾都在条件反射似的哼哼着小时候放学排队时唱的一首歌,其中有一句就是“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参观完养鸡场后,很多人心里都愤愤不平,有人甚至认为这个养鸡场是用钱堆起来的,谁有了这么多钱,也都可以办个象模像样的机械化饲养场让大家都来参观。当然,产生这种态度主要的原因是不虚心,也可能是出于嫉妒,就是文学上说的酸葡萄心理。后来我又有几会参观过机械化养猪场,当然猪们也是同样的步调一致,但猪的结局却远不如鸡,因为机械化养猪场大都配备一个更加机械化的屠宰车间。

南街村在统一村民的思想方面真正做到了共产主义中级阶段的水平,实现了一元化的思维模式。而这一点,正是党的最高领导们所梦寐以求的。所以,南街村的支部书记才能连续成为党代表而得以向其全党的同行们传授经验。但这个经验听起来简单却不太容易实现,因为这2千多人的一个普通农村所得到的5亿元巨额贷款,是其它的乡村所无法仿效的,所以也就只能在私下琢磨琢磨其贷款的来路,心里骂骂酸葡萄了。

参考资料:
1、理想化为现实──再访南街村, 《河南日报》, 2001年4月4日
2、个人和他的选择──记全国劳动模范、临颖县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
《河南日报》,2002年12月23日
3、南街村—–共产主义小社区, 《经济文摘》, 杨澜采访录
4、访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河南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
《河南日报》,2001年07月18日
5、《黄河边上的中国》,曹锦清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23/2003 14:40)

原载观察/本文网址:http://observechina.net/big5/da.asp?ID=20677&ad=1/23/2003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