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马太鞍—阿美族风土人情

采访.摄影自由时报◎记者郭孟君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31日讯】花东纵谷来到花莲县光复乡,在马锡山麓出现一片沼泽地,这就是阿美族马太鞍部落世代聚居的地方。据说马太鞍是当地的一种树豆,族人出门时会带着马太鞍作干粮,这个部落便因而得名。

巴拉告 生态鱼池的启示
造访马太鞍,是一种美丽的水乡体验。几年前当地农会开始在这片山麓湿地推广种植荷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照不如南台湾充足,马太鞍的荷花花茎硬是高高地冒出荷叶上。沿着木制生态步道走过荷花池,被旅人脚步惊动的白鹭鸶,扑扑扑地振翅滑行了一圈,又优雅地在荷田中落脚。绿叶、红花和白鹭,衬着远方蓝色的山影,很难想像这里距离车行隆隆的省道只有数百公尺远。

到马太鞍绝对不要走马看花,因为旅人一定得透过亲自参与,才有可能了解这个部落和自然生态间的关连。采摘野菜、认识水生动植物是基本入门技巧,学习如何像马太鞍人一样收成渔获,是最有趣的部分。

看起来覆满杂草的湿地里,里头其实是马太鞍传统的生态鱼池“巴拉告”:“穿衣服”的有鳞鱼,可以自行来去;“没穿衣服”的鳗、泥鳅……,因为衣衫不整不好见人,所以住在竹筒中。竹筒之间放上细树枝,就可以给体型最小的、“不是鱼”的虾蟹类提供蔽护。

通过考验 荣誉居民证颁给你
马太鞍人看一个男人贤慧与否,如何最有效地搭建自己的巴拉告是一个考核重点。收成的时候,把竹编的渔筌放在水塘的出水口,再把树枝、竹架收起来,受惊动的水族一往外游,长得够大的就会被捕获,还没长成的可以继续游过水塘,下次再收成。

通过捕鱼的考验,旅人会收到一份马太鞍初级荣誉居民证,证明你不但了解、并且具备成为一个阿美族人的心胸;当阿美族举行丰年祭的时候,荣誉居民更可能脱离外围那些想看热闹却不得其门而入的观光客身份,直接进到庆典中与族人同欢。(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原住民重视丰年祭、少有过年习惯
阿美族原住民以传统舞蹈向总统府报讯丰年祭
花莲阿美族成年礼今天举行
阿美族青年米甘干愿为耕牛提升原住民竞争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