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杜导斌:朱镕基的两大硬伤

杜导斌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23日讯】编者按:

大纪元专栏作家杜导斌上个月底被有关当局拘捕,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这并不令人意外,中国政府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非始于今日。

中国自由作家前赴后继,坚持批评社会不公和卑劣现象,竟至身陷牢狱,亦非自杜先生起。杜先生及其志同道合的一些知识份子,坚持为底层民众呼吁,坚持不谄媚金钱和权力,在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恰如萤火虫一般,点缀在一片黑暗的中国知识界。黑夜的手虽然扣住了星星光点,但却无法扣住无数渴望光明的灵魂。

杜导斌文章的观点,或许尚有讨论商榷之处,但他独身黑夜之中,直面黑暗绝不后退的道德勇气,却是堪使吾辈仰视而惭愧不已。从今天起,大纪元网将逐日重登杜导斌先生的文章,直到他获得自由,能够重新再次为大纪元撰稿为止。

杜导斌:朱镕基的两大硬伤

据一位在国务院工作的网友称,朱镕基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讲:“中国的三农问题,实质是人口问题,简单讲就是:中国的人太多了,把他都塞到农村,就造成所谓的三农问题,这样的难题,天王老子也无法解决”。我当即反驳道:人口太多,岂不正因为曾经有个天王老子——毛泽东的结果?不要倒果为因。中国的事不好办,关键不是人太多,而是想当天王老子的人太多。

朱镕基被舆论比作经济沙皇。沙皇二字正可解作包打天下的天王老子。透过朱镕基在常务副总理和“铁血宰相”任上的言行,可以清晰的看到修齐治平的儒教文化阴影。儒家传承下来的“治世”观念,“以天下为己任”观念,“清官”观念等等过时的东西模铸了朱镕基的思维,在将他铸造成一个好官的同时,也将他封闭在二十四史里,使他仅知有古人操守,却不知还有现代自由人格。

站在党魁而不是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思考,是朱镕基的第二大硬伤。以他的五项改革为例,朱镕基上台时许诺要以闯刀山火海的勇气完成的改革,到卸任时,无一不是虎头蛇尾。改革挫败的原因有许多,责任不能全算在朱镕基的头上。但是,朱镕基个人主观上的党本位,而不是以民众意愿为本位,则是导致其事业中途半端的重要因素。朱镕基的改革客观上是为了国家富强,但其动机的根源却是巩固政权。他的改革不是主动要改,是迫不得已才改的,是预见到不改就可能失去执政地位。正是因为动机不纯,因为对改革持机会主义的态度,一旦改革有可能影响到政权稳定,虽然这种影响显然有利于人民,如2001年的农税改革,朱镕基的选择便是后撤。

五年前,朱镕基“不管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返顾……”的豪言壮语还回荡在国人耳边,大家给予他的掌声余波犹在,但那一百口棺材里所装的,除了煽情,还有什么实质内容?

(3/12/2003)

转自新世纪(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旧文回顾】杜导斌:美国 请接受一个中国公民迟到的悼念
澳民运人士中领馆绝食声援王炳章
保卫言论自由人权同盟促释放杜导斌等
【旧文回顾】杜导斌:封杀Google的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