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为何变成了怪孩子

杨华渝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21日讯】
在重性精神疾病中,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最高。这种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15-25岁之间。但也有少数病人发病较早,在儿童期即发病,称之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由于它的起病潜隐,往往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孩子的“脾气”改变,或者被误认为是孩子的“品行”问题而贻误了治疗时机。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起病一般比较缓慢潜隐,只有较大一些的孩子才有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者。开始时,一向聪明伶俐、讨亲人喜欢的孩子会逐渐地变得与人疏远,对亲人缺少感情,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生活懒散、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下降。也就是说,由一个乖孩子、好孩子、上进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懒孩子”、“怪孩子”。有些较大一些的精神分裂症儿童可表现为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守纪律,被误认为“顽劣儿童”。还有的病儿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情绪紧张、恐惧,或者做一些离奇的行为,更给他们添加了几分“怪”相。
  
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知识和社会经验较少,故而其临床表现较之成人简单,如在语言上单调、重复、缺乏条理。有的病儿好问些奇怪的问题,稍大一些的病儿可有想入非非,甚至妄想。但这些妄想缺乏系统性,往往只是些片断的想法,譬如认为妈妈是假的,有“坏人”要陷害他等等。
  
半数的患儿有幻觉,以幻听和幻视为多。不少患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有冲动性的行为,毁坏东西或者伤害自己和他人。同时,他们还可能做些怪异和令人不可理解的动作。
  
总的来说,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是较差的,而且发病的年龄越早,预后越差。但若能予以适当的治疗,还是有不少病儿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佳。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但在使用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躯体状况,以及个体的差异性来调节剂量。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还要不失时机地安排文化知识学习和文体活动。只要病情允许,可以适当地继续学习原先学校里的课程。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儿童时期表现孤僻、不合群、情感冷漠,甚至与亲人都建立不起感情,以及智力障碍、言语简单、行为刻板,甚至做出一些离奇行为的儿童不见得都患有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也可有此表现。在治疗措施上后者与精神分裂症不同,主要是进行针对性的照顾训练,辅以小剂量的药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近,滔滔终于结束了自己“漏风”的日子,像模像样地长出了两颗门牙。可是妈妈看着他的门牙有点犯愁:本来很秀气的男孩子却长出了两颗“大板牙”,实在很难看,需不需要让大夫帮着矫正一下呢?
  •  如果说,中国的孩子比日本的孩子个子长得矮,大概人们不会相信,然而,研究人员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7岁男女儿童的平均身高分别比日本同龄儿童矮0.6厘米和0.5厘米,15~18岁男女青少年分别平均比日本同龄者矮l.4厘米和0.6厘米。
  • 炎炎夏日,冰箱的确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但是过于亲近它、依赖它也会导致许多疾病。中国预防病控制中心的刘丽平主任特别指出:长期直接吃冰箱里的食物不益健康,尤其对孩子的健康十分有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有一半的成人体罚小孩是由于习惯,另一半是由于不得已。我们不相信有人乐此不疲-—少数身心异常者当然例外。然而,起初的“不得已”可以逐渐演变成习惯,习惯使人不加思索就打孩子;不加思索打孩子之后,难免心有不安,于是又找出种种理由来,说服自己是出于万分的不得已。
  • 除继续第一周的工作外,每次想打孩子的时候,先问他愿不愿意被打,如果答愿意,就不必客气而打之,打完之后要孩子说明被打的感觉(注意,是感觉,不是要他忏悔);

  • 持续前两周的工作,但是加长谈话的时间。例如对答愿意的孩子,再问他为什么愿意,打过之后,更加仔细的研究他的感觉;
  • 持续前三周的做法,但给自己限定本周打人的次数,在家里,也许是不可超过两次,面对一班学生,也许是不可超过十人次。一旦限定的额数已满,就绝对不可再打,即使孩子要求,也不要打他,理由是:“老师(或爸妈)自己定的数额已满,不能再打。”孩子如果不明白,可以解释给他听这个戒除体罚的方案,如果不想解释,就让他一头雾水也没关系。
  • 看到我们在写字,他也拿起笔自己画。大概三岁多吧,他说他写了一首诗,都是一些简单的字构成的,吟起来还真像一首诗哩!有一天,大概四岁左右吧,在公车上,他指着路牌说:“信义路一段”,引起了车上乘客赞叹。然而,这一切的学习,对孩子来说,却是那么的自然。
  • 据介绍,弱视不仅能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及儿童身心发育,更重要的是,弱视儿童常常无立体视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工种和职业都需要有敏锐的立体视觉,因而,视力及立体视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还有一些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大了,视力自然就会正常”或者:等孩子年龄大了再治疗弱视”。而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而弱视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学龄前。
  •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十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名叫艾丽莎。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孩子,不幸的是,他们的母亲突然去世了。国王又娶了一个新王后,这是个坏女人。国王很爱王后,她利用这一点,把十个儿子全赶走了,又用魔法,让他们变成十只天鹅飞到很远很远的一片大森林里。接着,王后又找借口赶走了艾丽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