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举棋不定观望欧元快车

标签:

【大纪元6月10日报导】(据BBC报导)BBC中文网记者苏平

英国财政大臣布朗9日在议会宣布,英国加入欧洲统一货币的五项经济测试中四项未完全达标、”条件还不成熟”。等候”Euro(欧元)号”已经很久的英国决定暂不上车。

19卷文本,将近2000页、重达1斤半,还满是晦涩难懂的行话和缩写;24名阁员、659名议员、近6千万国民,真正能读懂这部加入欧元经济评估报告的除了铁腕财相布朗之外,又能有几个人?

经济测试指标与是否达标准:

与欧元区整合:否
灵活性:否
吸引外资:否
就业:否
金融服务:是

上车不上车 钱包最重要

因此,不同的人几乎都从中找到了随心所欲、任意诠释的基点。那么,要想判定”暂不上车”对你个人的钱包有什么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问谁。

欧洲怀疑论者会说,影响程度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民生活将一如既往。同时更会提醒你,英国目前经济状况远远好过在衰退边缘挣扎的欧元区,不仅稳步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也是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但支持欧洲的人则认为,推迟加入欧元,英国将为此付出一笔不小的”错失良机费”。更有经济学家计算出,失去投资和贸易机会给英国带来的损失摊到每个人头上,大约相当于每人每年100英镑。

关系到每个英国人切身利益的另外一点是布朗谈到的加入欧元的重大障碍:房地产市场。

英国绝大多数人购房贷款数额普遍高于欧洲,且都采用浮动利率,有别于欧洲国家的普遍做法即长期固定利率。因此英国人也把买房作为一种投资手段,房地产市场较欧洲更易起伏动荡,加入欧元区后,如果欧洲央行制定的统一利率水平不适合英国,英国人钱包受到的冲击也就最大。转成长期固定利率,投资风险肯定会减少,但利率提高造成分期付款额上升,立即就会影响到每个家庭主妇的柴米油盐预算。

“Euro号”快车 只售单程票

反对加入欧元的人在议会外示威

当然,目前大多数英国人仍然坚决反对加入欧元的原因仍然不能排除由来已久的”疑欧情结”以及对丧失民族独立与特性的担忧和对”大欧洲”概念的反感。

另外,十年前英国曾经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英镑被迫贬值。这场噩梦仍未被完全遗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对进一步融入欧洲的人大做文章,把加入欧元称为”二次自杀”。

再者,欧盟各项章程草案虽然面面俱到,却唯独没有提到成员国能退出欧元。这班”Euro号”列车只卖单程票,有去无回,不能不令人慎重、慎重再慎重。

四扎啤酒、五项测试、六年躲闪

工党自从1997年大选获胜一直主张加入欧元、参与欧洲一体化,布朗同时坚持经济利益是决定基础,并亲自策划了五项测试条件。他慎重审视的做法虽然不令人吃惊,但过去六年间,政府其实并没有采取多少实质性的措施,协调与欧元区的经济步伐。

因此有人认为,工党并不是在从心底高唱欧元之歌。影子财相霍华德对布朗大加讽刺,称布朗当年在和自己的个人顾问喝了四扎啤酒后、坐在出租车里、在信封背面起草了五项经济测试指标,进而引起了工党政府六年的拖延和躲闪。

不管如何慎重、怎样拖延,英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和欧洲有着摆脱不开的联系,迟早都要做出决定。现有欧元成员国并没有因为加入欧元而丧失了自己的国家、民族特性,德国人没有因为放弃马克就成了法国人,法国人也没有和意大利人混为一谈。这使部分英国人略感安慰。

经济快车还是政治手段?

因此从表面看来,经济条件也就成了决定因素。但事实上,欧元的创始人从来就没有把它单单看作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手段。欧元区现有的12个成员国家也从来没有搞过经济测试,而是把加入欧元作为实现欧洲政治目的即一体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牺牲。

布朗希望名留青史?

是否加入欧元也必将给英国带来深远的政治影响。在经济条件尚不成熟时继续观望虽然不乏明智,但从长远来看,犹豫不决只能使英国在欧洲大家庭中的发言权受到限制。英国国内更有人冷嘲热讽,布朗推迟加入欧元是为了自己有朝一日作首相后带领英国加入欧元,从而名留青史。

英国虽然现在开始推动改革、协调英国与欧洲经济,为加入欧元创造条件。但它已经错过了为欧元快车修桥搭路过程中最有发言权的良机,也已经错过了头班车。长期观望,不仅还有错过末班车的危险,被迫上车后也会发现所有的停靠站、停车时间、票价早就成了一定之规,不大适合自己的需要。

以经济条件衡量是否加入欧元永远都会有利有弊,而如何衡量利弊,则是一个政治决定,是英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

(2003年6月10日)

相关新闻
法国奥地利全国大罢工
欧洲央行是否降息今将是重头戏
欧股下滑
欧洲央行降息零点五个百分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