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0亿转存款重担 农业金库一肩挑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柏松龄╱专题报导记

 立法院临时会3读通过农业金融法,将成立资本额200亿元的“全国农业金库”,农渔会信用部从此成为农业金库的下层机构,而目前农渔会信用部约6300亿元在合库、土银、农银的转存款,将转存至农业金库,这笔6300亿元资金大挪移,要如何消化运用,将是经营上要面临的首要课题。

 农业金融法3读通过,确立农委会为农业金融的主管单位,而为建立农渔会信用部分级管理制度,加强业务规范并落实监督管理,并将成立资本额200亿元的“全国农业金库”,农业金库发起人以政府及各级农渔会为限,农业金库成立初期,政府出资总额明定占其资本总额的49%、各级农渔会则出资51%。

 农渔会信用部转存款约有6300亿元,农业金库的成立,外界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目前转存款存放的合库、土银和农银是否会因转存款撤出受到影响。

 近几年受到景气不佳影响,农业、渔业放款需求降低,农渔会信用部资金浮滥,吸收的存款一半以上转存合库、土银、农银等3家行库,其中合库是农渔会转存款的主力银行,到2002年9月底,有3455亿元转存至合库,吸收农渔会信用部约54.5%的转存款。土银吸收转存款是2298亿元,占36.3%。农银自从股票上市之后,近几年来逐渐淡出农业金融机制,但占总转存款比率也有9.2%。

 不过,农渔会信用部6300亿元转存款在合库、土银、农银均为低度运用资金,以农银为例,农银虽然是按农民银行条例成立,农银理论上应该是农业专业银行,但是农银股票上市,财政部释出官股完成民营化之后,农银便急着要甩开农业金融的包袱,这几年农银几乎不愿意再接受农渔会信用部的转存款,农渔会转存遭农银拒绝后,大都转到合库或土银,并且在财金主管机关劝说下,才配合政策勉强接受,由此可见转存款对3行库来说,并不是太受欢迎。

 对于这笔转存款,其实3家银行早有意丢出去,行库主管表示,近几年来,农渔会信用部吸收的存款金额有增无减,但农渔业者贷款需求大幅减少,农渔会信用部资金放不出去,转存在3家银行赚存款利息,由于大环境不佳,3家银行吸收的资金也贷放无门,也有钱满为患的困扰,等于将负担存款利息压力转嫁到3家银行。

 然而6300亿元并不是小数目,银行存款骤减,难道不会有问题﹖3家银行表面上说没影响,但实际上均已采取对策和因应措施。

 老银行业者认为,万一存款转移面临问题,也并非没有办法解决,还是可以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因应。

 合库主管指出,目前合库存放比为75%,加上接受的转存款达3千多亿元,但是因为放款不易,合库投资在票券、公债的金额也达3千多亿元,因此即使转存款流失,对合库存放比不会有影响。

 若是6300亿元转存款是在资金紧俏的时候大搬家,确实会造成3家银行资金调度上的困扰,但是目前资金宽松,银行资金泛滥,因此资金搬家反而降低利息支出的成本。若真的是缺乏资金,银行业者评估目前不少大额存款求存无门,届时市场无处可去的资金,正好有了去处,因此3家银行并不怕存款搬家的问题。

 3行库有因应之道,烫手山芋就要丢到新成立的农业金库里,未来成立农业金库,3家银行会退出吸收转存款机制,农业金库独立肩负调节农渔会信用部资金高低的重责大任,如何消化滥头寸,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然而在目前景气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要放款谈何容易,加上这些转存款是转存1年期定储,资金成本并不低,甚至已有银行业者预言,农业金库吸收6300亿元转存款要付利息,放款也不容易放出去,将会造成相当大的经营负担,甚至会拖垮农业金库。

 银行业者建议,农业金库收受农渔会信用部的转存款,最好比照现行的邮储金制度,将转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央行则以加码的方式计息,让农业金库有利润,维持基本的生计,否则目前金融环境竞争激烈,新成立的农业金库可能撑不了几年,就会面临股本亏光倒闭的危机。

 银行业者同时也指出,将来农业金库调节机制的设计必须完整,要让多余的资金安排适当的出口,资金不足时,也必须有充足的转融通禾管道,才能平稳整个基层金融的运作。

 否则农业金库的设立,也只是把基层金融机构的问题,移转到更大的农业金库,治标不治本,终究还是要国家行库来收摊。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人民币遭遇多重贬值压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敌价格战 日本车企5月在华销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