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杰四十不惑谈人生和音乐

人气 533
标签:

【大纪元9月24日讯】王杰简介

1987年12月王杰凭着第一张个人专集《一场游戏一场梦》一举成名。那年王杰25岁。之后,王杰以忧郁的外表、随意简朴的衣装、沧桑高亢的歌声吸引了中港台及东南亚无数歌迷。王杰能写能填能编能唱,能制作能监制,国粤语流利,被认为是难得的音乐人才。

成名前的王杰做过军人、油漆工人、溜冰教练、跆拳道教练、速递员、酒保、酒吧侍应、酒廊歌手、出租车司机、电影特技演员、作曲人等。成名前,王杰拍过多部电影,但因是特技演员,影片中没有他的面孔,也没有打出过他的名字。王杰还写过歌曲,但登出来时却被贴上了别人的名字。王杰成名前的辛酸故事还有很多……

从1987年到1994年,王杰出了20多张国粤语的唱片,平均每年3张多。王杰成名了,也有了发挥自己所长的机会。期间王杰还拍了电影、电视剧。王杰的名字终于被堂堂正正地登出来了。

有得必有失……一个人名成利就时,他背后的努力和辛酸却很少人注意、了解。有一篇文章曾对王杰当红时的情形有这样的描述:“唱片大卖,然后一年出四张唱片,他〔王杰〕开始感到极端疲倦……报章电视台记者的访问,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提问。有两小时的空档?请立即进入录音室。极瘦的王杰终于熬坏了,入医院,出院后再入录音室。他发现自己正在大量”生产”音乐,人变得麻木;听都没有听过就要入录音室对着歌谱唱,唱不出感觉来唱完就算;完全没机会充电,三个月出一张专辑,国语加广东话,以快打慢,争取曝光……如今的他已经不是那个三餐不继的流浪汉,至少可以让家人和女儿安定下来,不再流离失所。可是,成功带给他自己多少快乐呢?”

王杰后来得了患了厌食症和忧郁症。医生忠告王杰必须要休息了。

1994年,王杰32岁。王杰离开娱乐圈,到加拿大定居休养。人说三十而立,王杰立业了,但在最红的时候退下来了。

1999年,王杰37岁。在几年的充电后,王杰签约英皇公司成为合约艺人,重新出专辑,拍电影,接广告。王杰变得西装革履,他的全新形象让许多老歌迷眼前一亮。另一方面,王杰再度出山后,有对年轻后辈歌手的不客气评语,甚至有与唱片公司高层不和的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但他对创作自己的音乐仍抱坚持态度……

***************************

2003年9月12-14日,王杰应邀来到加拿大举办“一夜情歌”演唱会。9月13日,王杰在多伦多举行记者会和歌迷签名会。当王杰穿着一件普通的白色衬衫出现时﹐歌迷们鼓掌欢迎﹐表现得很礼貌﹐完全没有青春偶像出现时的那种尖叫疯狂的场面。看到在记者会上没有太多的提问﹐王杰便主动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在调节现场气氛以及与观众交流方面﹐王杰显得很有经验和镇静。

在接下来的签名会上﹐王杰一直保持着温和的笑脸给歌迷签名﹐对歌迷要合照的要求一一答应﹐没有显出丝毫的不耐烦和疲倦。

**************************

记者会后,主办单位安排了媒体专访时间。在我们的采访前﹐王杰已经接受了好几拨不同媒体的采访了。当年过不惑的王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脸上带着友善的笑容,没有显出丝毫的不耐烦。印象中的那个浪子歌手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我们话题就从王杰这十几年的变化开始……

记者:十几年前开始听您的歌,那个时候大家觉得您是浪子,觉得您很不驯服的样子,那么今天看了您觉得不一样,请您谈谈自己这十几年当中有什么变化?

王杰:其实我最大的变化……你知道我的笑容来自哪里吗?我的笑容来自于前几年,在加拿大生活的时候,我改变了很多。因为当时我交往的朋友大部分是西方人比较多,我很少跟中国人交往。我不是不喜欢中国朋友,我很喜欢他们,可是他们总是问长问短的,因为他们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有时候问的比较私隐的事,比如问家里的事情,有些不好告诉他们。跟外国朋友比较简单,虽然他们知道我是一个歌星,但他们不会把我当成是一个歌手。

所以那段日子,他们看我老是愁眉苦脸的样子,西方朋友总开玩笑地对我说 :“为什么老是不开心?好像全村的人都欠你钱一样”。其实,当时我的身体不太好,厌食症很严重。而且过去当特技演员时经常受伤,所以左半边脸的肌肉不能够动。大家可能有印象在我刚出道时,唱歌嘴巴是歪的。但现在已经治疗好了,而且身体也恢复,所以大家看我现在胖了很多。

我想我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他们常常讲些幽默笑话,搞得我啼笑皆非。时间久了之后,我终于明白,人跟人相处,有时候笑一笑,不管自己是不是真心的,至少能让别人舒服、高兴。这证明人真的会随着时间长大,然后越来越成熟。

记者:可不可以谈谈,对佛的信仰在您生活及音乐层面上带来了什么影响?

王杰:我皈依大概有十几年了,但老实说,早期皈依的时候,并没有一颗真正向佛的心。最近六、七年来,我对佛经中的哲学是很相信的,但不是迷信哦。我感觉很多佛经中的话很有道理,让我改变了很多,使我整个人变得平静很多。

我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有佛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因为佛曾说一句话:“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其实就是一种相对论,我也渐渐也体会到什么叫做“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不瞒大家,我刚听到这句话时,觉得这不是句废话吗?全都让你说光了。因为当时还年轻,不太了解这话的涵义。但后来当我真的“有”的时候,我发现反而是“无”的。因为,当你“有”的时候,在你身边的人,你不知道他真正喜欢你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我的意思。所以你无形中失去了所有的真实的感觉。但是“无”反而就是“有”,举个例子:过去我还没当歌手的时候很穷,穷得不得了,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那时的我反而是高兴的。因为我发现身边所有的朋友都是真的,所以我“有”。我后来体验到这句话之后,整个人就开始变了,我想这是人成长的一种过程。

所以供了佛之后,我整个人改变了很多,开始不会那麽容易愤怒。我愤怒方式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我不会象疯子一样破口大骂。我真的很生气的时候,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我会看着一个人笑,然后掉头就走。我不会管他是什么身份地位,对待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现在年纪比较大了,也比较成熟,开始会给别人留一个下台阶,不会对人笑完就走,搞得别人莫名奇妙的,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了。

我是变了很多,也喜欢常常去想一些佛经中的道理。

记者:不管是在台湾或香港,您是一位生活经历很丰富的华人。请问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您觉得对您的生命影响最大的人和您最爱的人是谁?

王杰:我讲这些话,希望大家不要认为我不要脸,我最爱的人就是我自己。我觉得最影响我的人是我自己。因为12岁开始,我的父母亲就离婚了,我一个人过到现在,但我从来没学坏过、从来不吸毒、不做坏事、不做犯法的事。即使在小时候被别人欺负时,我都是这样忍过来的。

所以我感谢我自己,感谢我自己的灵魂没有让我变坏,我一直靠着自己心里面的罪恶感忍着一切。我觉得人要有罪恶感,人没有罪恶感就完了,因为那时灵魂就已经跑掉了。所以在我心里面,一直保持着这种罪恶感的感觉,从12岁一直到现在,我从来不去欺负别人、不占别人便宜。所以,如果抽象式地说,我最感激的是我自己,最爱的也是我自己,因为我从来没有出卖过自己的灵魂。

有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你最感谢和最爱的不是自己的父母亲、不是自己的小孩?

我觉得,中国人常被历史跟传统包袱缠绕着,很多人认为我们中国人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能不忘记,我认为这没有错,但是这五千年的习俗应该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举个例子,常常在加拿大看到许多中国年轻人或新移民,父母亲〔爱孩子就〕买很好的车给孩子开,如宾驰、宝马,宝时捷,我认为这种气焰不太正确的。相较于外国的孩子,他们开的车就比较破旧。

另外许多中国人,从过于保守的教育观念当中,产生了另外一个教育上的问题,那就是父母亲总希望儿子女儿留在身边,保住自己的家产、保住自己的一切,否则他们就是败家子、败家女。我个人是不会把这种观念放在我小孩身上,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能更开放、更独立,更坚强些,不要太依赖父母亲。

还有,我觉得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不应是好像欠了父母似的,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这样的包袱。

而且我认为,一个人要先懂得去爱自己才会去爱别人,因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怎么会去爱别人呢?不可能的。

记者:您唱歌唱了十多年了,请问,如果有一天您不唱歌了,您会怎样去渡过?

王杰:其实我跟很多香港台湾的歌迷谈过这个。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我刚出道的时侯,对我有三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有人算命算的:“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的传奇 ”。大家不要误会,这三句话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认为这三句对我而言代表着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王杰己经过了,现在是第二个阶段。

我认为人一生的中间,是最苦、最困难的时侯,因为说你长大了也不是真的长大了,但说你年轻也不是特别年轻,但在事业上却要承受很多的压力和冲击。还有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我觉得男人四十是一个最尴尬的时期,说你应受尊重,你也没什么值得尊重的,不象六、七十岁的老人家。我希望第二个阶段的王杰能赶快过,因为是非及莫名奇妙的事,实在太多了。

我希望第三个阶段的王杰,能在四十五岁的时侯开始,我把头剃光,骑着摩托车从香港或什么地方出发绕欧洲一圈,回来时头发长也变白了。我曾在我的歌曲里写过一句歌词叫做:“我的黒发已不再是黑色的”一样。我觉得这句话的涵义很深,我希望大家能明白。这歌词的意思是我希望能骑着摩托车到处去旅行时,每到一个地方时都能把那种感觉写下来,并写出一首歌来。我希望在我回来的时侯,光头已变一头白色的长发,且带回了很多很多的作品,当我把这些作品留给大家时,也将是我退出歌坛的时候。

我希望这些在我四十五岁的时候能发生,就是我人生第三阶段。

记者:如果今天晚上是最后的时侯来了,您还有时间再给歌迷去放一首歌的话,您会选听哪一首歌呢?

王杰:有一首歌是我很喜欢的歌,是我自己写的,歌名叫做“上帝也哭泣”。这是一首重新演唱的歌曲,献给全世界的歌迷,证明在很多年前我的预测是对的。因为在多年前,在歌词中我曾写道:“连那六月都会下雪”,后来发觉这个预测是对的,大家很可能也注意到现在地球很多地方,六月都在下雪。

我会把这首歌拿出来,是因为那歌词中有一句话:“杰的心就是你的心”,其实,我的心跟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是很多人很刻意地把你歪曲 (王杰脸上带着一丝无奈)……我希望后一辈的歌手应该把自己真实的个性表现出来,只要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不是歪曲的,我相信大家知道我在说什么。这样你才能在歌坛上走很久。我希望每一位年轻的歌手都能记住我这一句话。

记者:你创作歌曲时,您的灵感从哪里来呢?

王杰:我记得,在小时候第一天上音乐课时,老师问: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做音乐?很多人回答音乐就是要把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学得好,但我回答:音乐来自于心、心灵。

你想想看,如果有一天,地球突然间完全没有音乐时,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我常把音乐放在心里面,用心地感受生活上所遭遇的事,不论是痛苦、快乐或开心的,我都能把它变成一种音乐,这样的音乐就会有生命;但,如果只想尽快写出一首漂亮的歌去卖钱,脑袋只是想到拿这张唱片可以卖钱,而没有把它当做生命送出去、推出去给别人的话,那么这张唱片永远不会有生命力,也没有人会永远记得你的歌。

我认为,一个歌手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他的唱片大不大卖,而是在于他的歌可以让别人在十几年、二十年之后还是能被人记得,而且只要一提到这首歌,好像全世界都跟着你一起唱,没有人不会的,那个时候才是一个Number One的歌手。所以真正好的音乐是来自心灵,不是仅仅从钞票那边就能买得到的。

记者:您说您新的唱片会很多元化,请详细说一说。

王杰:这次的唱片我完全不参与任何意见,我们公司的各大专家都来了。我就是这种人,要么你做,要么全部我做。唱片很多元化因为会有很多不同性质的歌曲。反正我就是这样的人,你给我了,我就会慢慢想,努力唱好。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尊重每个人创作出来的歌曲。既然我现在是一个歌手,我就要做好一个歌手的事。但如果我对音乐制作有控制权,我就要做好制作人的事。

新唱片里会有不同类型的歌曲,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那样的歌曲。看看吧,等唱片出来了,大家听一听,喜欢就去买一张,不喜欢就批评两句,不过两句就好。(开玩笑地说)

记者:您平常喜欢听什么音乐?东方的,西方的?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王杰:我认为,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首先一定要把种族、国籍的感觉抛开,不应该有国籍或乐器之分,这样才有办法真的进到音乐世界。大家听我这么说可能会说我狂,是,我是有点狂,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我连一只蚂蚁走路,都可以是我的音乐。有时,晚上我听到一只蟋蟀的叫声时,我会趴在地下去慢慢找,而且,当我趴在地上爬过去时,那时我的脑子是出现的已是钢琴或者小提琴的音乐。

我想很多喜欢音乐的人一定能同意我所说的话而且懂得这个意思。你可以说他们很疯狂,但他们也很正常。我想就是有这样的两极化。

平常我喜欢听一些比较没有人声的纯音乐,因为那样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净化,才有办法创作更多的东西。

***************************

后记﹕在采访前我对王杰知道得很少。我听说﹐王杰以前接受采访是问一句答一句﹐现在好很多﹐问一句答五句。我想采访可能不会太难吧。结果王杰在采访中侃侃而谈,整个过程气氛很融洽。我感到王杰对记者的采访工作是理解和尊重的。

在采访结束时,王杰带着他温和友善的笑容站起来和我们每一个人道别。当时我想王杰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定很累了。从拍电影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经过长途飞行从香港到多伦多演出两场,中间还安排和歌迷见面与记者采访。做艺员有他们艰辛的一面。

在整理录音稿的过程中﹐我感到王杰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在生活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友……因而会有不同的生活的责任与义务﹔他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希望在私人的事情上能和别人保持一个距离。

王杰希望在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中能做出成勣。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有时要在利益和原则之间作一个选择……我想这些对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

王杰是一个用心体会生活的人﹐在四十不惑的时候﹐他能和别人分享很多生活体验。但他还有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能骑车环游世界体验更多的人生。

不过有一点王杰和我们大多数人很不一样,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承担着社会责任,除了他的歌曲能影响或打动人外,他的言行也在影响大众,特别是年轻人。

一位朋友问我采访中的感受。我说我觉得自己接触到的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歌星。


王杰在接受采访(大纪元图片)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人物】亲爱的,我把花儿变美了
【人物】沉醉于东方修行的西方人
【人物】余杰:内向强大 恐惧会变得衰弱
【人物】她让西方人爱上了中国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