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有地震就有位移 地壳板块天天在动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12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二十八日电﹞印尼大地震不但造成死伤无数,地震瞬间更加速地壳板块的运动。地球科学专家解释,板块天天挤压移动,只要有地震就有位移,值得注意的是,地震造成应力场的改变,将影响下一次地震的范围,至于范围会大到何种程度,影响区域何在,都是全球科学家最关切之处。

根据西方的地震研究机构估算,这场印尼规模9.0的地震瞬间将苏门答腊往西南方向位移了30公尺,相对的也会挤压到旁边板块,并形成新的应力场,而新的应力影响其他断层的程度多深,海底地形产生何种变化,未来这块区域的地震危险程度概率有多大,备受各界关注。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柏寿表示,有地震就有位移,只是程度大小不同,例如规模7.3的九二一大地震,车笼埔断层在丰原、东势一带地表,由东南往西北方向位移了十公尺;根据地震学的学理,地震愈大,断层破裂的面积愈大,计算相关数据时,地震的大小等于滑动量乘上范围。

黄柏寿指出,地壳板块无时不在移动,断层的位移也是动动停停,平常也要好几年才移动一点点距离,大地震的瞬间位移最多,而苏门答腊附近断层可能是数百年来卡住不动,但旁边的板块依然运动,强烈挤压下才在震央处破裂,造成如此大的地震。

除了苏门答腊位移30公尺,其他地区遭挤压后又位移多少公尺?黄柏寿说,这需要GPS量测,比对地震前后的位置变化。

至于外电报导这起地震更会让地球自转变慢,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所研究员郭本垣指出,地球自转的速度以每天慢零点零零几秒的速度愈转愈慢,按照学理,人类走路也会影响地球自转,地表上盖了一栋超高大楼也会影响地球自转,只是每天减慢的速度不到一秒,根本感觉不出来。

郭本垣说,这个地震造成海床抬昇,断层破出海床表面,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同时会往四面八方产生应力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附近其他的断层,触发下一个地震,但是需要深入研究才会知道应力场的变化,计算出附近区域地震危险度的增减,这种计算连保险公司都非常需要,在美国加州的保险公司和地震学家长期合作,就是要了解区域地震危险度的高低,以计算保费。

长期研究地震应力变化的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王维豪表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 (USGS)的研究,这起地震呈西北─东南走向,断层破裂长度达1200公里,它的能量在震央周遭造成不同地形变形,进而触发小型余震,或是在断层未错动的地区累积应力,为下一次地震储存能量。

王维豪说,要知道应力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甚至提出预警,必须先了解这起地震的滑移量、错动量、断层的宽度、深度,才能计算出应力影响范围,不过根据经验值,从断层往外延伸 100 公里算是很保守的估计。

他举例,有地震科学家认为地震的动态波长也会有影响,去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的地震,连几百公里外的美国华盛顿州都感受得到,不过应力也会随着距离愈远而愈消退。

王维豪强调,未来一到两周全球的地震科学家都等着美国地质调查所的“地震断层矩张量资料”,借此得知断层破裂多大,滑移量、错动量,接下来就可以计算出当初地震断层是如何发生的,至于海底地形的变化则需要研究机构绘出更精密的海底地形图,再配合相关资料,才知道未来地震或海啸的发生方式和方向,希望能提出危险程度的预警。



相关新闻
李连杰向华强 命大平安
意呼吁游客暂停去东南亚灾区
南亚海啸波及澳洲西海岸
苏门答腊地震  有望催生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