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耀堂:协助纺织厂商转型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8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林正智╱专题报导

 到任后即一再对员工强调“站起来、走出去”的纺织中心董事长黄耀堂指出,该中心未来的研发工作将朝“前瞻创新”的方向发展,并将协助国内厂商朝非衣着类纺织品转型。至于今年,除将持续与产、官、学界共同研拟国内机能性纺织品的验证标准外,也将推动“知识管理”,有效率的将该中心研发成果移转给国内业者;黄耀堂并呼吁,有心留在台湾发展的业者可尽速与该中心联络,以获得最快速的协助。

 曾任纺拓会董事长的纺织中心董事长黄耀堂表示,过去台湾纺织业主要是依照欧美国家的配额政策作为发展主轴,因此对于创新与研发,并没有太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之后,纺织品已面临全球竞争的压力。

 黄耀堂表示,他在2001年到任后,就发现纺织中心是一个宝藏,只是过去没有被人发掘出来,所以他任内即以“站起来、走出去”作为该中心的核心目标,希望用企业的方法来经营管理纺织中心的业务。

 黄耀堂到任后,就着手主动出击的多项措施,首先是成立新的对外窗口,与外界接洽;其次考量纺织中心所在地台北县土城与台北市之间,交通并不方便,因此该中心在台北市区设立办公室,为有需要的厂商提供相关服务;第三则是主动向外界发表整合原料到成品的研发成果,希望吸引有需求的厂商与其联络;最后,为因应e化时代,黄耀堂主动要求该中心投入资源、开发网站,让远距离的厂商,乃至于国外买家,均可透过网站获得相关资讯。

 在提高能见度部分,黄耀堂不仅积极向国内各纺织公会介绍该中心的服务内容,并且首创邀请行政院副院长林信义与立法委员等参访,让政府单位了解经费投入在纺织中心之后的研发成果。

 黄耀堂进一步说明,根据该中心初步统计,在民国90~91年间,纺织中心转移给国内厂商的技术,已促成36家厂商在台投资逾26亿元,成绩可谓斐然,而该中心年度科专技术所获得的经费也在持续增加中,足见政府对纺织中心的肯定。

 黄耀堂认为,经过大力推动后,纺织中心同仁观念已大幅改变,因此第一阶段工作已接近完成阶段,而下阶段的工作,主要将推动纺织上中下游的结盟,并结合中研院等学术单位的基础研究成果,跳脱过去台湾研发工作落后欧美国家的状况,以前瞻创新为目标,并提升国内厂商在化纤原料与布料上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因为国内衣着类纺织品面临中国等低成本产区的价格竞争,因此纺织中心也决定后续将大力协助国内业者转型,朝技术门槛较高、市场更大的非衣着类产品发展,其中包括产业用与医疗用的纺织品。

 至于今年,黄耀堂指出,继前年取得欧洲最大纺织检测研发与评估中心英国纺织科技集团(BTTG,British Textile TechnologyGroup)的环保纺织品认证代理后,该中心去年进一步结合国内产官学各界人士,成立“机能性暨产业用纺织品认证与验证评议委员会”,由经济部标准局局长林能中担任主任委员,希望研拟出机能性纺织品的检验标准,以建立消费者对于机能性纺织品的公信力。

 此外,纺织中心对内将推动知识管理,成立规划小组研拟管理措施,让该中心研发的新技术与新知识,能够有效率并尽速转移给国内厂商。

 黄耀堂语重心长的表示,只要运用高科技转型得宜,并朝少量多样的高竞争力方向发展,台湾纺织业的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他呼吁有心留在台湾发展的纺织业者,可以多与纺织中心联络,以获得更多的协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