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热是体制问题

标签:

【大纪元4月21日讯】(大纪元时报记者张扬/报导)去年中国经济成长率为9.1%,今年第一季再往上飙,达到9.7%,预计第二季更可能超过10%。
景气如此热络,中共总理温家宝在今年全国人大的记者会中却说,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考验不亚于去年“非典”的考验。中共官员则表示要做宏观调控,把成长速度放慢。经济表现这么好,怎么变成“考验”呢?而且还不亚于去年SARS的考验?非要“降温”不可?

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

一般而言,所谓经济过热,是指需求增加超过供给,所以会带动物价上涨,即所谓的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过热,也有这个问题,表现上包括是电力供应跟不上,原料、材料、粮食价格上涨。中国有些地方粮食价格上涨超过30%,而原材料与能源的进口更造成国际价格的上扬。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美国。进口石油、各类矿材、铀肥、钢材的大幅成长,使得中国和各大国间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对这个问题,中共政府是知道的。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即其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四月十三日出版的机关报上发表声明说,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投资需求成长太快,货币和信用成长太快,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增加。

但是,如果只有这个问题,经济过热并不那么令人担心。特别是近年通货紧缩一直威胁着各国经济,物价的低迷,造成企业裁员,失业的居高不下,大家发现,通货膨胀好像还比较可爱一点。

中国经济过热的特殊性

所有资料都显示,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是来自固定资本形成(也就是投资)的大幅成长。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毛额(GDP)中,投资占了四成。今年第一季投资增加43%,消费只增加9%。其中,水泥业及冶金业的设备投资均超过50%。

中国景气过热的问题来源于投资的增长,但是:投资报酬率却很低,估计只有4%,小于银行利率5%。国际金融家索罗斯最近曾表示,中国越来越找不到投资机会,有泡沫化的问题。

中国的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原料的消耗占全球的比例都是超常的,说明中国确实在大规模地建设。但是,既然投资报酬率低于银行利率,因此将来偿还银行贷款就是个大问题。亦即,未来银行的坏帐增加,就会产生金融危机,从长远来讲,目前的投资会带来未来的经济灾难,将会出现大的经济衰退。

对此官方也有所认知。中共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存在四大问题:投资过快、煤电油运不足加剧、原枓价格持续上涨、企业亏损上升。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警告,中国已有经济过热的忧虑,而且投资效益过低、产能过剩,加上庞大的失业人口与银行呆账等问题,“如果经济成长脚步不慢下来,中国政府很快会淹没在庞大的债务中”。

应中央党校邀请对中国六个城市进行考察,刚刚返回美国的华盛顿企业研究所资深货币政策专家马金(John Makin)对《纽约时报》说,“在中国到处走走看看,我感觉它像一个泡沫。”

泡沫的来源是体制问题

为什么投资太多反受批评呢?原因是:盲目投资、重复投资。什么意思呢?

原来主导中国投资的,很主要的是各级地方政府。这是中国长期以来的问题,即政府介入与地方主义。同样是投资,真正民间的投资,利润是最主要考虑。因此,利润降低,自然会节制投资。但是,政府投资则经常居于其他考虑,纵使亏本也照投不误。特别是中央政府过去一向以各地经济表现作为官员考核依据,所谓“数字出官”,意指只要投资,当年的GDP就增加,重复投资、低效能的盲目投资都一样,未来不能还债时,他已升官去了。中共现在祭出“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率”等货币政策,一般认为效果不大,原因也在此。──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令人震惊
中国经济出现过热需控制
环保人士:中国经济的兴起反倒是一个灾难
切尼上海讲话 中国媒体部分删节后登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