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让孩子变聪明的捷径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9日讯】什么样的孩子才算聪明?有的认为孩子早走路、早说话是聪明,有的认为2-3岁就能背诵大量古诗和儿歌是聪明,有的认为刚进幼儿园就能唱几首外语歌和计数至100是聪明……由此,父母们纷纷竞相在孩子很小时就让他们看识字卡、背诵古诗、学外语和计数,期盼着培养出神童。

  尽管学龄前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非常好,但如果父母只注重培养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那么即使孩子拥有出类拔萃的“背书才能”,他们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丧失表面上的智力优势。

  所以,我们提倡年轻的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机械记忆以外的能力,其中除动手能力之外,还包括理解、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有效的首推有效交谈。

  尽可能地和孩子谈话

  一个人在与他人对话中反应速度的快慢,往往标志着他整体智力水平的高低。经常交谈不但可以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孩子们听的、说的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扩展谈话内容

  父母和孩子就某一问题交谈时,不妨把谈话内容由浅入深地稍稍扩展一下,除了可传授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可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这一问题的全过程,如开始怎么想,后来想法怎么起了变化,以及为什么做出改变等等。从这种对前因后果深入分析中孩子获取的智力进步往往要比谈话内容本身大得多。因为孩子可以父母的思路为借鉴,逐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孩子的好奇进一步反问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常常喜问为什么。对此有些父母颇感不耐烦,甚至批评孩子“钻牛角尖”。相反,一些聪明的父母会充分利用这一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大好机会。他们往往不马上给孩子答复,而向孩子反问几个“为什么”,争取孩子自己思考并找到合适的答案。

  不局限时间

  不要以为谈话该在特定时间进行,睡觉前、晚饭后、幼儿园来回接送孩子的路上,随时随地都可寻找到开阔眼界和心胸的话题。多揣摩孩子的心理与兴趣,把握时机,从而使亲子双方都能产生快乐的感觉。

  不设定内容

  有的父母在与孩子谈话过程中总教导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久而久之孩子会放弃实话实说的勇气,对你关闭心灵之门。做个敏感的父母,倾听他的任何表达,才能帮助你充分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挖掘他的灵气。这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耐心和尊重是有效的前提

  和孩子谈话时,耐心和尊重极其重要,有耐心的父母会引导孩子表达,缺乏耐心的父母则会将孩子推到沉默的边缘。请记住,你怎样跟你的同辈谈话,就该怎样跟你的孩子谈话。不要让谈话演变成对孩子的教导甚至训诫,更切忌对孩子大加斥责。

  与孩子的“朋友悄悄话”

  如果你能做到每星期至少有一次与孩子说“朋友悄悄话”,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游刃有余的父母,孩子轻易就可以与人沟通。

  运用孩子的语言方式

  能否让孩子热情愉快地参与交谈,与他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有关,运用孩子小社会的语言则是激发孩子积极性的一条佳径。运用孩子小社会中的语言与孩子进行交谈,他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即使当他谈兴不高的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被你吸引、带动。有了兴趣自然谈话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和孩子一起谈趣事

  据有关专家大脑研究表明,每天坚持花半小时和孩子谈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在智力上、感情上促进他的健康发展,并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纽带,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词汇和概念,激发他的思维能力。

  重视他的问题

  对孩子在谈话中提到问题或困惑予以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对孩子的谈话做简单笔记,帮孩子分析并整理自己的思路,以便能在下一次谈话时给孩子提出良性的建议。

  提供线索和提示

  较难解决的难题,可给孩子一些线索或提示作启发,时间长了,孩子便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

  与孩子一起探讨

  如果问题连父母也回答不了,千万不要胡编乱造或简单省力的用“我也不知道”来应付孩子。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应是:坐下来与孩子一起探讨。如遇见生字可一起查字典和百科全书;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请教老师或专家。从中孩子们不但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认真钻研的顽强精神。这些素质对孩子的成才是必不可少的。

  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善于独立思考并爱钻研的孩子往往很具独创性,常显示出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或从同一事件延伸出多种联想的能力。要知道,思维方式的多元正是一个人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对于孩子做出的第一个正确答案,爸爸妈妈不妨在作了肯定后再问:还有没有更好的?研究显示,这种“逼问”可激活孩子的思维,促使他认真反复思考,并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件事。父母如能这样持之以恒,孩子会变得更聪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年一次妇科体检——学做一个聪明的女人
  • 在吉林农安古城金宇商场西侧的一套楼房里,传出了一个孩子悲惨凄凉的哭声:“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妈妈,你是死是活究竟在哪里呀!?…… 我好想你们呀!”哭声撕心裂肺,令人心碎。这原本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当家人赵华,县联运公司职工;妻子张国珍,县炼油厂退休职工;还有一个聪明懂事的独生子。可如今已人去屋空,满眼凄凉。
  • 中国之大乎,愚民其盛乎。悠哉与众同愚,乐哉非吾独愚!

    聪有何喜?愚有何悲?君不见愚者安命苟活,聪者命赴黄泉,古来多少聪明反被聪明误,苟且偷生方把小命保!

  • 二技、四技二专统测即将登场,今年虽然报考人数超过卅万人次,但事实上,却比去年锐减四万八千五百四十九人,降幅创历史新高;技专校院统测中心主任、云林科大校长林聪明昨天提出警讯指出,预计明年报考人数将再减一万多人,招生来源逐年锐减,教育部却还不断开放二技等技职校院的增设,大学附设二技在七年间已增加卅多校,招生已出现严重不均及不足。

     

  • 自由时报记者高嘉和╱特稿
      近来开发金控经营权之争,让中信金控董事长辜濂松的二儿子辜仲顿时成为热门人物,在媒体镁光灯狂摄辜仲谅、仲两位兄长时,去年四月才从辜濂松手上接下中租企业团董事长的辜仲立,虽然低调,但经营事业本事也不小,这几年来默默推动中租企业团再造工程,让集团去年获利成长五十%以上,员工平均年终奖金达六个月,羡煞不少金融同业。

      问辜濂松对三个小孩的看法,他说,长子辜仲谅心胸宽大、朋友多、且有领导力;次子辜仲聪明、讲绩效、且企图心强;老三辜仲立个性好、很尊重专业,三个小孩要他打分数,都是八十分,也就是满意、但还有进步空间。

      辜仲立主导的中租企业团,也许规模不如中信金,曝光率也不及中信证,但经营绩效一点也不逊色。

      辜仲立是在七年前返台,出任中租企业团主任秘书,开始推动中租迪和的组织及作业流程改革,并积极提升各环节绩效。去年四月,接下中租企业团董事长后,更强化福利制度,来吸引人才、并留住优秀人才。

      中租企业团版图涵盖中租迪和、中租贸易、中租建设、合迪、中租安肯、迪和账款管理、金仲亿、中实投资及松谊企管等,国外还有美国的中租金融、泰国盘银中信租赁、菲律宾中租金融及马来西亚由中租贸易转投资的国冠、乔冠,整个企业团员工超过一千五百人,其中主企业的中租迪和在租赁、分期付款、应收账款管理为主的租赁市场有近五成市占率。

      去年中租企业团获利破十亿元,较前年成长五十二%,其中中租迪和平均年终奖金约六个月全薪,有超过九成的同仁可以领到五点五个月奖金,年薪超过二十个月的业务团队更是高达二十%,羡煞不少金融同业。

      相较两位兄长热爱高尔夫球运动,辜仲立喜欢喝老人茶、热中茶艺及马术,还亲自领军中租垒球队,曾夺下中信集团内部比赛冠军。

      喜好美食与品酒的辜仲立,有着一手好厨艺,夫人生产后还亲自下厨帮忙坐月子,辜仲立烹调的法国菜,享用过的员工都赞不绝口,认为有超乎职业级的水准。

  •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今天公布,受访的十六家本地银行,八成以上已完成或正安装闭路电视,监察自动提款机的活动情况,防范提款机骗案。根据警方的统计,去年香港共发生四十九宗提款机骗案,涉款一百零四万港元,但至今未能侦破任何一宗,严重打击市民对电子化银行服务的信心。因此,业者唯有加强防范,有人聘请护卫员加强巡逻,有人加装防盗摄录机及推出聪明卡,以及计划在旗下一千多部提款机安装“反盗窃资料装置”,让歹徒无法盗取顾客提款卡资料。
  • 天上七颗星,
    地上七块冰,
  • 北大与清华的不同个性,自然导致了学子与家长倾向的差异。血气方刚、热情浪漫的高中毕业生们,更多的钟情于北大,因为那里是理想主义的圣地,那里是自由主义的天堂,那里是个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开端;而深味人生艰辛、岁月坎坷和政治风云的家长们,则更倾向于聪明而朴实的清华,因为那里是“学而优则仕”的课堂,那里是“美好人生”的模具,那里是循规蹈矩的技术专家的摇篮。孩子们还没有世故到不热爱自由、不彰显个性的地步;而家长们则已经风霜满面,早过了做梦的年纪。哪个青年人愿意在学生时代就唯唯诺诺呢?相反,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多灾多难呢?我想,这也正是学生和家长对北大与清华的看法产生巨大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在。
  • 想减肥又怕吃不饱?减肥不等于断食,身体有养分才有动力,所以,光饿不吃行不通。节食怎么吃?减肥食谱一大堆,但是上班族被迫外食,对于食物的选择实在很少。
  • 台湾高雄市立联合医院院长陈永兴今天出版新书“台湾医界人物志”,纪录包括蒋渭水、杜聪明、许世贤、李镇源、林宗义等三十位台湾医界代表性人物,见证医疗史医者典范,陈永兴下一本书“影响台湾历史的十大历史事件”即将推出。
评论